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
1、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
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 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 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问题,是家长们都会着重关心的,大家也都知道宝宝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以下是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 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1 第1个月 俯卧、握拳、蹬腿、挥动手臂、听声音有反应、感官敏锐、视力比较模糊。 早教关键词: 竖抱观景物、抓握听音。 第2个月 开始学习抬头,发现自己的手,偶尔会露出笑容,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 早教关键词: 蹬踢彩球、俯卧抬头。 第3个月 俯卧可以撑起上身,头可以抬45度,开始把看和做联系到1起。 早教关键词: 拍打吊球、用肘卧撑。 第4~5个月 会翻身,会大笑,发出单音节,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 早教关键词: 注视小物体、拉坐。 第5~6个月 有支撑能够独立坐1会,会喃喃自语引起别人注意,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 早教关键词: 5个月单手握物、学练180度翻身; 6个月骑马唱歌,咀嚼饼干促长牙。 第6~7个月 可以自己坐、能够灵活翻身、手眼协调配合较好、表情更丰富。 早教关键词: 理解不的含义(1旦理解了就会发现“不”不好使!)、坐稳。 第7~8个月 开始爬行、学习两指抓、发出的声音增多、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增强。 早教关键词: 连续翻滚(这个好玩呢)、看图识物。 第8~9个月 可以扶物站立、喜欢敲打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手部动作更加灵活。 早教关键词: 爬行(算是1种打扫做家务)、用勺盛食。 第10个月 能够站起来、偶尔可以走几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喜欢看人玩耍、还不愿与人分享。 早教关键词: 拾物入瓶、自己捧杯喝水。 第11~12个月 能够扶物行走、手指灵活性大大增强、会翻书、变得好动、能说简单的单字、联想能力增强。 早教关键词: 辨认颜色、感知圆形的游戏。 第12~15个月 学会走路、会弯腰捡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简单交流、记忆力很好、开始有自己的主意。 早教关键词: 12个月学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看大戏……)、趣识身体部位; 13个月认识两个、打节拍、做动作(同手同脚了?); 14个月玩套塔、滚球游戏 ; 15个月挑珠子、逛超市,长见识。 第15~18个月 喜欢尝试自己洗手、洗脸、能控制大小便、能够自如蹲下,能说简单的句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喜欢模仿。 早教关键词: 16个月数手指(明明长了10个手指,怎么数都是8个)、照镜子、指部位; 17个月拼图成方圆、搭积木; 18个月认识物品用途、用碗倒米(好玩!就是玩多了会被嫌弃)。 第18~21个月 能够搬动小物品、萌发10颗乳牙、身体平衡力发展良好、能够跑跳蹲、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够表达自己1些意愿和要求、创造力增强。 早教关键词: 19个月数数和写数(数学来啦!愁死!)、背儿歌; 20个月玩沙、吹乒乓球; 21个月鼓励开口表达、听音辨人。 第21~24个月 走路稳稳当当、能够独立做1些事情,如洗手、上厕所等,手眼协调能力进1步加强、可以做1些简单的家务,如浇花等。 早教关键词: 22个月记住家人名字、倒水入瓶; 23个月上下,大小的概念、学用筷子吃饭(哪个宝宝都会纠结吧); 24个月尝味道、唱歌(有没有音乐天赋?)。 第24~30个月 行走自如,能独立穿衣服、折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务,如擦桌子、擦鞋等,语言能力进1步提升,可以跟别人展开对话。 早教关键词: 25个月分清早晚、自我介绍(性格开朗还是内向?); 26个月认识相反概念、了解物品用途; 27个月识别气候变化、分清左右(好难……); 28个月吹肥皂泡、说请谢谢; 29个月涂涂画画(妈妈有的擦了)、转述悄悄话; 30个月接电话、捉迷藏。 第30~36个月 可以独立做切、洗、种植等工作,可以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始学习社交,主动和小伙伴们打招呼了,语言能力突飞猛进,各项运动能力已经很强了。 早教关键词: 31个月闻味识物、做做小帮手; 32个月随意涂画(墙上要遭殃了)、补好撕破的书; 33个月猜谜语、对反义词; 34个月洗手绢、分享美食; 35个月宝宝讲故事、剥毛豆、摘豇豆 ; 36个月学习折纸、参观幼儿园(这里就要开始“社交”啦)。 看完这些,相信爸妈们对宝宝的发育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奶爸知道,在带宝宝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细节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具体问题欢迎大家在底部留言。 0-3岁,是宝宝最佳的教育时期,将来的智商水平、行为习惯、性格品质全都是在这1时期形成的。所以,各位爸妈们莫要忽视了这段关键时期。 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2 儿童语言发展 ? 交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聆听和交谈,我们和别人分享信息。交流方式有很多,不仅仅是说话。事实上,交流方式比我们想像中的多。除了说话,我们也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身体语言来交流。有听力损失的孩子应利用各种技能交流,并适应新的情况。 小儿出生后,全身的形态发育即告完成,但是各个器官的'功能完善却有待于后天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生儿的脑重约370克,6个月时达到650克,两岁时增加至900-1000克,7岁时接近成人的脑重量,达1500克。 小儿的感知发育、运动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特别是语言发育,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完善。在出生后的1段时间里,人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但达到1定年龄后,这种可塑性就会明显变小。 孩子1出生就学着和别人交流。他们不断的倾听,不久以后他们就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了。孩子模仿他听到的声音说话。半岁以前语言理解已在进行。1般2岁就确立了语言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以后的语言获得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理论上讲最晚要争取在1岁前发现并开始治疗和训练。 7岁以内的聋儿正处在听觉、语言、智能等诸方面发展及发育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即早发现、早佩戴助听器、早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就能尽最大可能地恢复其听觉言语功能。庆幸的是,目前国内开始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孩子听力是否有问题通常会发现的比较早。 有听力损失的孩子很难学习交流,因为他听不到声音甚至是他们自己的声音。如果1个孩子有听力损失,那么他的语言发展通常被推迟,研究表明,那些有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孩子也能学会说话。越早症断出听力损失越好。 0到3岁儿童发展指南主要内容3 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的思维是属于所谓具体运算阶段,实质上,也是同样的意思。 儿童在入学以后由于教学上向他们提出这些新的要求,就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 小学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是立刻实现的,也不是1个简单的过程。 第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儿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 第2,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在开始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低年级儿童虽然已学会1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推理,但是还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常常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任务,却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 这是由于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是和内部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教师指导儿童逐步从大声思维(讨论)不断向无声思维过渡的时候,儿童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讨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 第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它的发展的1般趋势。但是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时候,这个1般的发展趋势又常常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儿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但是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仍旧停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还感到很大的困难。又如,儿童已能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而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是,当他们开始学习分数概念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就会感到很大的困难。 第4,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思维发展是1个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逐步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存在着1个关键转变点,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1个比较明显的“质变”或说“飞跃”,这个质变发生的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1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小学4年级(约10~11岁)。当然,其中也有可变性。如果教育适当,关键年龄可能提前,有的教育性实验报告就指出,这个“关键年龄”可以发生在小学3年级;反之,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这个“关键年龄”也可能推迟发生。 小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言语,特别是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丰富儿童的经验,特别是间接的经验,因为儿童的思维水平是在掌握言语和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当然,教学和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的、简单的,从掌握言语和经验到思维发展是有1个量变质变过程的,而且这个量变质变过程又常常会由于学科的不同、教材内容的不同、儿童学习方法和个人特点的不同而不同。
2、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路上,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教育孩子同时家长要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发展是怎样的,因为每个阶段的孩子发展特征都是不1样的,下面是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1 7到12岁是儿童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儿童的身高、体重、大脑、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大肌肉的发展已能保证儿童从事各种简单活动;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相当熟练,并逐渐掌握具体形象思维; 儿童词汇量迅速增长,基本掌握各种语法结构;儿童开始表现出1定兴趣、爱好、脾气等个性倾向以及与同伴1起玩耍的倾向。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指导家长带领儿童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根据儿童的个人特点,寻找科学合理而又能为儿童接受的膳食方式;科学搭配儿童饮食,做到营养均衡、种类多样、比例适当、饮食定量、调配得当;不断学习关于儿童营养的新理念、新知识。 (2)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指导家长与儿童1起制定儿童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积极运用奖励与忽视并行的方式纠正并消除儿童不良的行为方式与癖好;定期带领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抓好安全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指导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尽可能消除居室和周边环境中的伤害性因素;以良好的榜样影响、教育、启迪儿童;结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对儿童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生命意识;重视儿童的体能素质,通过活动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指导家长关注儿童日常交往行为,对儿童的交往态度、行为和技巧及时提供帮助和辅导;注意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儿童交往的自信心; 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儿童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并积极为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儿童乐于与人交往的习惯和品质。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2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1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1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客体不存在,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表明儿童开始在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1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1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1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还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扩展资料: 儿童心理学1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 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著作采取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1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1个婴儿的传略》1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1,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1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1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1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3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年龄特征是在1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不存在1个统1的、永恒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1个阶段中既留下了上1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1阶段的新质,但每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3、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1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1般趋势,也就是说应以经常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这个阶段中个别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作为年龄特征。
4、稳定性表现为:在1定社会教育条件下,1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1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5、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6、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1个出发点,教材的安排、教法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水平和年龄特点。由于年龄特征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因而要注意做好1个阶段向另1个阶段的过渡工作;由于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教学工作在注意共同性的同时要照顾好个别差异。 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征进行教育
1、儿童不是“小人。传统儿童观的谬误始于对中外教育的不同,不同时空背景下教育所预设的对儿童的看法也不同。
2、尤其是通过国内新式学堂与传统私塾的对比和西方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对比,陈鹤琴认为我国传统教育“它的弱点太多,它的组织,它的内容,太不适应现代的情形了。”
3、究其根源,当然是传统社会对儿童的看法使然。“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1样的,儿童的各种本性本能都同成人1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的小些罢了。
3、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是有所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些区别,所以家长们应该了解这些变化。为大家分享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1 7到12岁是儿童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儿童的身高、体重、大脑、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大肌肉的发展已能保证儿童从事各种简单活动;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相当熟练,并逐渐掌握具体形象思维;儿童词汇量迅速增长,基本掌握各种语法结构;儿童开始表现出1定兴趣、爱好、脾气等个性倾向以及与同伴1起玩耍的倾向。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指导家长带领儿童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根据儿童的个人特点,寻找科学合理而又能为儿童接受的膳食方式;科学搭配儿童饮食,做到营养均衡、种类多样、比例适当、饮食定量、调配得当;不断学习关于儿童营养的新理念、新知识。 (2)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指导家长与儿童1起制定儿童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积极运用奖励与忽视并行的方式纠正并消除儿童不良的行为方式与癖好;定期带领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抓好安全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指导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尽可能消除居室和周边环境中的伤害性因素;以良好的榜样影响、教育、启迪儿童;结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对儿童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生命意识;重视儿童的体能素质,通过活动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指导家长关注儿童日常交往行为,对儿童的交往态度、行为和技巧及时提供帮助和辅导;注意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儿童交往的自信心;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儿童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并积极为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儿童乐于与人交往的习惯和品质。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2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
1、感知觉运动阶段(0~2岁)。这时的孩子仅仅通过感觉来建立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他感知到的就认为存在。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时孩子还没有建立真正的逻辑运算能力,只能学会初步的形而上学认知,所以往往显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时孩子开始建立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学会理性地分析事物。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这时的孩子开始学会抽象的运算,不需要实物也能作逻辑思考,学习进入成年人的思维模式。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生的4种变化
1、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首先对事物提出1些假设,然后从假设推演出某些逻辑结论。
2、能够进行命题逻辑思维:能够在摆脱实际内容的`情况下,对1系列推理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在不受命题性质束缚的情况下建立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
3、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他们的认识能超越于现实本身,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把握抽象概念,进行形式推理。
4、能够形成两种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1是组合系统;2是4群运算。儿童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能够用这些结构形式来解决各种逻辑问题,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或基本达到成人的成熟水平。 7到12岁儿童认知发展3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年龄特征是在1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不存在1个统1的、永恒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1个阶段中既留下了上1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1阶段的新质,但每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3、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1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1般趋势,也就是说应以经常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这个阶段中个别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作为年龄特征。
4、稳定性表现为:在1定社会教育条件下,1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1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5、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6、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1个出发点,教材的安排、教法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水平和年龄特点。由于年龄特征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因而要注意做好1个阶段向另1个阶段的过渡工作;由于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教学工作在注意共同性的同时要照顾好个别差异。 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征进行教育
1、儿童不是“小人。传统儿童观的谬误始于对中外教育的不同,不同时空背景下教育所预设的对儿童的看法也不同。
2、尤其是通过国内新式学堂与传统私塾的对比和西方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对比,陈鹤琴认为我国传统教育“它的弱点太多,它的组织,它的内容,太不适应现代的情形了。”
3、究其根源,当然是传统社会对儿童的看法使然。“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1样的,儿童的各种本性本能都同成人1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的小些罢了。
4、儿童7—12岁大脑发育如何锻炼
儿童7—12岁大脑发育如何锻炼 儿童7—12岁大脑发育如何锻炼,孩子的智力启蒙只能是宜早不宜晚,并且要赶在1个关键的黄金时期内,平时1定要多注意给宝宝饮食均衡,这都是很有效果的,儿童7—12岁大脑发育如何锻炼。 儿童7—12岁大脑发育如何锻炼1 7_12岁大脑发育最佳时期 谁不想有1个聪明宝宝,只靠遗传来决定孩子的智力发展的话,可能就会平白的错过很多“潜力股”。除却遗传因素,其实孩子的智力发展在后天阶段依旧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只是很多家长都不甚在意。 就比如孩子年龄非常小,不懂事,还没有明显的智力发展特征时,家长都意识不到需要进行1些智力训练,来促进启蒙发展达到更好的高度。等到孩子懂事了,和同龄人相比较起来,发现有1些差距,这个时候再想进行硬件上的赶超,就有些困难了。 所以,孩子的智力启蒙只能是宜早不宜晚,并且要赶在1个关键时期内,太早了效果达不到,错过了又无法弥补。所以关键时段对于孩子非常重要,这给家长带来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做对,而不是做的多且杂还没到点子上。 智力发展不夸大遗传作用的同时, 要客观积极的对待后天的培养提高,对于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段”,错过就难在发展,家长要及时抓住。 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段” 心理学理论中把人生初期分为6个阶段,0到1岁是乳儿期;1到3岁是婴儿期;3到6岁是幼儿期;7到12岁是童年期。 那么根据医生理论来讲,在婴儿还没有出生时,在妈妈肚子里到降生的这1时间段,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大脑细胞的数量生成,这才是第1个黄金时段。那么等到孩子出生后到3岁之前,这期间要经过第1次自我意识的萌发,大脑高速发展,这是第2个黄金时段。孩子3岁往后在6岁往前,是各种习惯和认知养成的重要阶段,这是第3个黄金时段。 并且从孩子大脑发育速度来看,刚出生时大脑只有成年人的百分之2十5,到3岁的时候就能飞速发展到百分之8十,这个速度是成倍增长的。到了6岁至8岁的年龄,孩子大脑关键发育基本结束。 这也就对应了“3岁看大,8岁看老”的说法,也只有这两个时段是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并培养提高的。尤其是孩子的3岁前的大脑发育高峰时段,可以说错过了这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那对孩子的损失是非常之大的。 孩子在3岁前的“黄金时段”大脑会如何 发展? 首先,自我意识的萌生。孩子刚出生不久时,家长的抚养任务更像是1个保姆,只要管理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以及适当给予安慰。这个时候孩子的身体在快速发育,其实跟个小动物没什么差别,完全是自身本能的1些需求,对外界的认知基本为0。 但是孩子慢慢成长,两岁期间就会有1次发展期,虽然表现方式比较激烈,常常表示的对外界不满,但这恰恰是孩子在打破之前的既定认知,开始不满足于1直的生活状态。有了首次的对外界的反抗,想要从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初步有了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其次,创造渴望的增加。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行动力被受到太多限制,无法进行太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但这时期又刚好是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活跃时期。对外部世界的初步了解以及自我大脑思维的高速运转,使得孩子创造意识的渴望不断加深。 然后,实践探索的积极。在孩子初步认识世界之后,所有的事物印象在孩子眼中都是新鲜的。因此,孩子会显得对什么事物都变得很好奇,喜欢摸1摸,碰1碰。家长说“不许”“不要”这些话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反而会更加重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孩子对世界的`主动探索。只听大人说是无法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只有动手实践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 抓住孩子智力发展“黄金时段”,家长如何 做?
1、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动手 由于孩子年龄小,家长顾忌孩子的安全,常常会过度保护。但是这个时期孩子必须要亲自去认识世界,多动手,才会有切实的体验。不要总是做孩子探索新事物路上的阻碍,孩子愿意去探索就是证明了自己的兴趣,如果贸然切断孩子的兴趣,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体验。并且阻止孩子探索,其实就是局限了孩子的思维拓展。 试想1下,孩子的思维正在活跃阶段,就像是开发解锁不同领域1样,在这个圈子里孩子充分掌握了,就想去另1个新的没见过的圈子里看看,但是被阻止了。那么孩子就只能待在家长给创造的舒适圈,同时也局限了本该拓展变宽的思维发展和智力提高。
2、不说否定的话语,降低孩子积极性 在孩子发展的时期,家长不要提早想着用什么“挫折”“打击”教育,孩子刚对世界有初步的认识,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如果总是给孩子否定的答案或者建议,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大脑高速发展期,是需要家长在旁协助引导的,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阻碍者。 孩子探索新事物,不免要遇到难题,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是从旁鼓励协助,并适当提供意见和思路。而不是孩子询问时,总给出1些“这个肯定做不到的”“没有可能的”之类的否定回答。家长的共同协助是帮孩子激活大脑,让孩子有更积极的思考主动性,如果总是否定或者消极的回答,孩子的动脑积极性也相应的降低。 3岁 这段时期锻炼大脑潜能的关键在于培养大脑功能的基础——本能。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会陆续出现生存、求知和找同伴的本能。 这些本能也会让幼儿的大脑出现各种特征,例如:想竞争,想要模仿,想自己做1些事,或是想成为妈妈或兄弟姊妹等周围人们的同伴。 这时候,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的竞争意识。 比如告诉孩子:“把玩具收好”。但是往往讲完后孩子却毫无动静。这时候不妨试着对孩子说:“我们来比赛谁收拾得快!”孩子听了就会兴高采烈地开始整理。 让孩子快跑的时候,他往往会叛逆地,反而更慢吞吞。但是提议孩子比赛:“看谁先跑到那边。”孩子就会产生斗志往前跑了。 儿童不喜欢填鸭式地硬塞太多知识,但是对于学1点点新东西却会觉得开心,这就是因为求知本能产生了想要模仿、想自己做1些事的特性。 但是他们往往还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会本能地哭闹、撒泼打滚。 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的需求,然后可以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尽量不要用暴力解决问题。 比如面对哭闹不想离开电视的孩子,可以让孩子选择洗澡或者听睡眠故事,比强关电视要来得好。 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抱着愉快的心情对话,并且经常夸奖孩子。 8岁 很多孩子开始步入小学,进入了第2个叛逆期。 进入新的环境,总觉得自己长大了,想自己做主,所以经常跟父母唱反调。 其实
7、8岁的孩子正处于天性爱玩的时候,精力旺盛,正是需要跟小伙伴玩耍去发泄的时候。但是家长往往会拘束孩子出去玩,其实只要孩子作业写好了,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让他出去闹腾。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
7、8岁的孩子总窝在家里,对身心发展是非常不易的。 此外,这个时期的孩子不管是写作业还是其他事情,总有磨蹭、拖延的坏习惯。 “待会再做”这句话代表的是“并不想做”的心情。换句话说,老爱讲“等1下”的小孩,大脑没办法培养主动想做的心情,思考力和记忆力自然无法充分发挥,最后会变成1事无成的脑袋。 当孩子说出“等1下”时,先想想为什么孩子不想马上去做。 若是因为有其他想做的事,比方说:因为正在打电玩,所以听到要收拾房间就回答“待会再做”。 这种状况下,可以问孩子:“现在赶快收拾,收拾完后就可以尽情打电动,你觉得先做哪件事比较好呢?” 让孩子主动说出:“我现在先整理。” 如果孩子本来就不喜欢整理房间,不妨花点心思设计出类似比赛的方式,和孩子同乐,以去除“讨厌”这种情绪为先决条件。 总之,请仔细观察孩子,并且妥善引导,别让孩子养成凡事都要“等1下”的拖延习惯。 12岁 7岁~12岁之后,是适合真正进入学习的阶段。 不过从锻炼大脑潜能的角度来说,有1点是父母亲务必要注意的,那就是绝对不要总对孩子说“快去念书”这种话。 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属于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现就会变得越差,因此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大人,必须妥善指引1条明路,而主要关键就是“丢出好的问题”。 建议在这种状况下可以利用好的问题,将“要这样做才对!”的命令改成选择题,以“你想要怎么做呢?”来询问,让孩子能自己选择。 比方说,如果孩子不擅长自然科,父母光说“自然科要多用功1点!”或是“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啊”,这样还是没办法激发孩子的动力。 不如改用这种方式: “ 妈妈小时候也很怕自然科呢!不过,我只要1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几次下来之后,自然科就成了我的拿手科目。那你自己接下来想怎么办呢?” 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说出“我也要这样!”“我会这么做!”如果想让孩子也思考解决方法,就说:“说不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先想1想,明天再说吧!你是妈妈的`小孩,1定想得出好办法。” 试着用这种提议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等到孩子努力想出来之后,别忘了大力称赞:“真不愧是妈妈的小孩!” 儿童7—12岁大脑发育如何锻炼2 哪些维生素有助大脑发育 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防止脑细胞的老化,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E,脑细胞膜就会坏死,人会变得呆傻。因此,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补充1些动物肝脏、植物油及含麦芽的食品,如麦芽糖,因为这些食品中含维生素E较多。 维生素D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反应速度,增强人的判断能力。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宝宝吃1些含维生素D的鱼类食品,并可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适当补充鱼肝油。 维生素C可以保证大脑并使大脑接受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向外发布命令的线路更加通畅。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宝宝吃1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各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而不能只给宝宝吃精米和精面。缺乏维生素B6,则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宝宝会出现厌食,烦燥或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宝宝吃1些含酵母的食物,如馒头、包子、花卷等面食。 维生素可以使脑神经细胞功能增强,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常给宝宝吃1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玉米、糙米等粗粮,还有猪肉等等。 婴儿缺乏维生素C有哪些症状 爸爸妈妈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宝宝是否有需求要补充维生素C,可从以下几点具体表现看出: 1是宝宝面色发白,食欲不佳。宝宝易烦躁且体重增长缓慢。 2是宝宝毛发干枯,易折断,伤口愈合差。 3是宝宝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比如易感冒。 4是宝宝牙龈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出血。 5是宝宝身体发育不良,骨骼钙化不全,软骨脆弱。 6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宝宝还会两条小腿向里弯曲,大腿向外拐,不能移动,1动就疼。 如果平时观察到宝宝有以上的1些症状,那么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宝宝缺乏维生素C了,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带宝宝到医院去做专门的微量元素检测,以确定宝宝的具体情况,最后对症下药,确保宝宝能够得到最好的诊治。 婴儿如何补充维生素C 宝宝补充维生素C1般是从母乳中获得的,母乳中含维生素C较多,吃母乳的宝宝1般不容易缺乏维生素C,所以1定要坚持母乳喂养。大约100毫升母乳中含有6毫克的维生素C,这样是可以完全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要。 如果是牛奶喂养的宝宝,给宝贝选择合适的婴儿配方奶也可避免维生素C缺乏,1般配方奶粉中添加的维生素C,也能够满足宝宝对于维生素C的需要。 到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新鲜水果和蔬菜成为宝宝最好的`维生素C来源。当辅食逐渐替代奶,成为宝宝的主餐后,爸爸妈妈只要为宝宝准备健康、均衡,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就能满足宝宝身体发育对维生素C的需求。 6个月后逐渐添加细菜泥、粗菜泥、胡萝卜泥、香蕉泥、苹果泥等食物;10个月后增加新鲜碎菜和煮烂的蔬菜等;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必须有新鲜的蔬菜,同时吃新鲜水果。 当然,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这样才可以给宝贝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 儿童7—12岁大脑发育如何锻炼3 运动胎教给胎宝宝的好处有哪些呢?
1、促进胎宝宝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不仅能增加孕妈咪自身健康,也可增加胎宝宝的血液供氧,加快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2、促使孕妈咪胎宝宝吸收钙 孕妈咪去户外或公园里运动,可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使皮肤中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利用。既有利于胎宝宝骨骼发育,又可防止孕妈咪发生骨质软化症。
3、防止胎宝宝长成肥胖儿 经常适当运动,可控制孕妈咪体重增长,减少脂肪细胞,还可起到给胎宝宝“减肥”的作用,即出生少脂肪细胞宝宝的几率大。这样,既可防止生出巨大儿,有利于自然分娩,又为避免肥胖症、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先天物质基础。
4、帮助胎宝宝形成良好个性 孕期不适常会使孕妈咪情绪波动,胎宝宝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运动有助于改善孕妈咪身体疲劳和不适感,保持心情舒畅,利于胎宝宝形成良好的性格。
5、可促进胎宝宝的大脑发育 孕妈咪运动时,可向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使大脑释放脑啡肽等有益的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宝宝体内;孕妈咪运动会使羊水摇动,摇动的羊水可刺激胎宝宝全身皮肤,就好比给胎宝宝做按摩。这些都十分利于胎宝宝的大脑发育,出生后会更聪明。 什么是运动胎教 所谓运动胎教即是指怀孕后,孕妇经常不间断做1些体育方面的锻炼,从而间接地促进胎儿在腹中活动,同时也能够促进胎儿肌肉的生长与大脑的健康发育。对于母体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比如更好地度过妊娠期以及保证分娩的进行。因此运动胎教同样属于效果较好的,经常被采用的胎教方法。 胎教运动的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 孕妇瑜伽等运动胎教方式可以让其活动4肢,使血液流通更加顺畅,这样可以使孕妈妈与胎儿进行血液的流换。
2、增加孕妈妈的食欲: 运动会消耗掉1定的体力与能量,因此当准妈妈运动过后会使食欲增加,这必然会使孕妇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满足了母体与胎儿对不断增加的营养的需求。
3、促进胃肠蠕动: 合适的运动能加速孕妇肠胃的活动,这样可以为孕妇顺畅排便提供条件,进而减少甚至避免发生便秘。
4、增加肌肉的张力: 适当运动能够增加孕妇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比如腰部,腹部等,这样能够调节盆腔充血情况,从而为生产做好准备,以便安全顺利地娩出胎儿。
5、0到12月的孩子应该吃多少呢
6个月婴儿喂养方法: 1.从这时起到12个月,浓鱼肝油每天保持6滴左右,分2次喂食。 2.菜汁、果汁增至每天6汤匙,分2次喂食。 3.煮熟蛋黄增至每天1只,可过渡到蒸蛋羹,每天半只。 4.稀粥由稀略增稠些,每天先喂3汤匙,分2次喂食,逐步增至5-6汤匙;也可添加燕麦粉、混合米粉、配方米粉系列。 5.在稀粥或米粉中加上1汤匙菜泥,如胡萝卜泥或南瓜泥,稍稍加1点盐。 6.如果宝贝吃得好可以减去1次喂奶。 喂养步骤: 添加新食物时,同时给予几种宝贝熟悉的食物,让他们乐于接受新食物。 米粉可以混合肉泥、果蔬泥、面条1起喂食。这1阶段是宝贝学习咀嚼和喂食的敏感期,尽可能提供多口味食物让宝贝尝试,并把多种食物自由搭配,满足宝贝的口味需要。 1.可由半只蛋羹过渡到整只蛋羹。 2.每天喂稠粥2次,每次1小碗(约6-7汤匙)。1开始,粥里加上2-3汤匙菜泥,逐渐增至3-4汤匙。粥里可加上少许肉末、鱼肉、肉松(不是1次都加入)。 3.开始让宝贝随意啃馒头片(1/2片)或饼干,促进牙齿发育。母乳或其他乳品每天喂3次或2次,但必须先喂辅助食品,然后再喂奶。 7个月婴儿喂养方法:|育儿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在7个月时每天的奶量仍不变,分3-4次喂进。辅食除每天给孩子两顿粥或烂面条之外,还可添加1些豆制品,仍要吃菜呢、鱼泥、肝泥等。鸡蛋可以蒸或煮,仍然只吃蛋黄。 在小儿出牙时期,还要继续给他吃小饼干、烤馒头片等,让他练习咀嚼。 7个月小婴儿每天进食多少各种食物才能够满足他生长发育需要呢?请参看以下食谱。 母奶或牛奶 ,约750毫升, 分3-4次; 粥1碗,分2次; 面包 麦片 烂面条 土豆半个 白薯1/3个(煮软研碎); 蛋黄 1个 1或2次 ; 鸡胸肉2小块(研碎)肉末2小匙豆腐1/5块 鱼 20克 1或2次 ;鱼肉松2大匙 ; 水果 50克 1或2次(苹果1/4个桃1/3个香焦1/2个橘子1/3个); 蔬菜 30克 1或2次 (胡罗卜、柿子椒、黄瓜、白菜、番茄、茄子)。 8个月婴儿喂养方法:|育儿 发育特点 (1)体重:男婴约8.8千克,女婴约8千克; (2)身长:男婴约70厘米,女婴儿 约68厘米; (3)坐高:男婴约45厘米,女婴约43.7厘米; (4)头围:男婴约44.6厘米,女婴约43.5厘米; (5)胸围:男婴约44.7厘米,女婴约43.8厘米。 (6)牙齿:如果下面中间的两个门牙还未长出,这个月也许就会长出来。如果已经长出来,上面当中的两个门牙也会很快长出来。 喂养指导:母乳:上午6时,下午2时、6时,晚10时 其他主食:上午10时 (1)第8个月婴儿的喂养特点: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在第8个月时每天的奶量仍不变。分3~4次喂进。辅食除每天给孩子两顿粥或煮烂的面条之外,还可添加1些豆制品,仍要吃菜心、鱼泥、肝泥等。鸡蛋可以煮,仍然只吃蛋黄。在小儿出牙期间,还要继续给他吃小饼干、烤馒头片等,让他练习咀嚼。第8个月的小婴儿每天进食多少各种食物才能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要呢?请参照下表。 7-8个月婴儿1日营养量 食品 全日总量 次数 可替代的食品 母乳或牛奶 750毫升 分3~4次 粥 1碗 分2次 研碎的面包片1片;烂面条1碗;麦片4大匙;土豆半个;白薯1/3个(煮软研碎) 蛋黄 1个 鸡胸肉2小块(研碎);肉末2小匙;豆腐1/5块(研碎) 鱼 20克 鱼肉松2大匙 水果 50克 苹果1/4个;桃1/3个;香蕉1/2个;橘子1/3个 蔬菜 30克 可选胡萝卜、柿子椒、圆白菜、黄瓜、白菜、番茄、茄子 (2)婴儿小食品制作
1、蔬菜猪肝泥 胡萝卜煮软切碎1小匙,菠菜叶1/2匙加少量盐煮后切碎,加切碎的猪肝2小匙1起放入锅内,加酱油1小匙用微火煮,停火前加牛奶1大匙。
2、香蕉粥 1/6根香蕉去皮后,用勺子背把香蕉研成糊状,放在锅内加牛奶1大匙混合后上火煮,边煮边搅拌均匀,停火后加入少许蜂蜜。
3、番茄猪肝 切碎的猪肝2小匙,切碎的葱头1小匙同时放入锅内,加米或肉汤煮,然后洗净剥皮切碎的番茄2小匙,盐少许。 9个月婴儿喂养方法:|育儿 1般为3顿奶,两顿饭。早6点半左右1顿奶约180毫升,8点左右吃早餐,可以是蛋羹和菜泥、面包或粥和肉泥、菜泥。10点左右水果。12点左右奶180毫升左右。3点左右水果或酸奶。5点左右烂面条蔬菜和肉末或饺子等。晚8点左右180毫升奶。 怎样养育你的宝宝呢? 喂养原则:9个月的宝宝消化蛋白质的胃液已经能充分发挥作用了,可以适当多吃1些蛋白质食物,如豆腐、奶制品、鱼、瘦肉末等。 请注意——新的辅食品种,要1样1样增加,适应1种再增加1种。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添加新食物要在喂奶前,先吃辅食再喂奶。 教宝宝自己进食:宝宝手的功能有了很好的发展,妈妈可以开始教宝宝自己用手吃东西了。1方面可以增加宝宝对新食物的兴趣,进食不再被动,而演变成愉快的“玩耍”。另1方面,自己进食可以训练宝宝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爱动手的宝宝脑子会更灵活。 准备宽松衣裤:宝宝的动作发育渐渐成熟,能坐、会爬和扶栏站立,这时候宝宝的衣着是否合身,对他的活动和动作发展相当重要。应尽量选择宽松的背带裤或连衣裤,避免束胸的松紧带裤;上衣、内衣1般选择大小合适的开衫。 注意家居安全:尽量把宝宝活动的房间整理干净,最好要有1块较大的空间让他自如地活动,使他在爬行的时不会有阻碍。在宝宝站立时能够够得着的地方不要放置任何物品或玩具,以防他伸手去抓,引出危险。房间里的电器、插座,都要加以安全防护。床和楼梯口都要加以围栏,随时关闭。 特别提醒 宝宝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热闹的街头,车来人往、灯光闪烁,使他们流连忘返。许多妈妈也认为,去街头看热闹,能让宝宝见世面、长知识。千万不能忽略了马路上的空气污染,特别是汽车排放的尾气,这种含铅的废气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和生长发育。因此,少让宝宝在街口呆着。 经常会遇到的麻烦:大便中夹有血丝,大多数的宝宝会有排便带血丝现象。这是因为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大便容易会变硬、变干,干结的大便在排出肛门口时很容易擦伤周围的粘膜,便出现了少量渗血的现象。 怎样治疗:如果宝宝的体温正常,没有其它异常,不必太紧张,可在患部涂上1些消炎药膏;增加蔬菜的量,特别是绿色叶菜类。 想吃大人的食物,这个时候,。宝宝渐渐不喜欢吃那些太软、太细的或泥状的婴儿食物,他常常对大人吃的东西感兴趣,喜欢和你们1起在桌上吃饭,有时候还拒绝大人的喂食,非要自己拿着调羹吃。 怎样治疗:这是1个很好的机会,就让孩子坐在婴儿餐椅上,给他1个碗和1把调羹,让他和家人1起用餐。这会提高他吃东西的兴趣,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平时给宝宝1些强化牙齿发育的食品,让他自己拿着吃,比如:磨牙饼干、苹果片、面包或馒头之类的食品。 提醒:宝宝自己拿东西吃的时候,1定要有大人在场,要防止宝宝噎着出现危险。 洗澡时意外:能独坐了,宝宝的双手1刻也闲不住,喜欢东摸西玩,洗澡时尤其要当心宝宝滑倒在浴缸里,大人1刻也不能离开。让宝宝自己单独坐在浴盆中,很可能发生意外,轻者碰伤皮肤,重者因呛水而导致溺水。 对策: 最好用婴儿浴盆给宝宝洗澡,先将盆中的水温调节好,再洗,切不可中途添加热水。在盆底垫1块大毛巾;洗澡过程中,手始终要抓住宝宝,防滑倒。洗完后,用大毛巾裹住宝宝,再抱出水面,以免手滑脱落。 宝宝食欲不振: 原来很能吃的宝宝突然变得不怎么爱吃东西了,胃口小了好多;有的宝宝变得挑食了,只吃辅食,不吃奶粉;或只吃奶粉,不吃辅食。 提醒:在此阶段,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宝宝身体健康、精神好、体重不下降,就不要硬逼着他吃和平时1样的量。 对策:每次吃饭,只给20-30分钟,过了时间就撤掉饭菜;先吃辅食,然后再喂奶,1般奶量不要超过100毫升。 宝宝养育错误:
1、吃太多的水果:水果中除了维生素C含量较高外,糖份的含量也比较重,过多的水果会导致孩子膳食的不平衡,1般7-9月间的孩子1天的水果量,不要超过50克。新鲜蔬菜中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蔬菜可以适当多吃1些,尤其是大便干燥的孩子。
2、抛摇婴儿:有些成人喜欢抱着宝宝用力地摇晃或向空中抛扔,也有的父母为了哄宝宝入睡,将他仰卧在成人的双腿上颠颤,或放在摇篮里用力地摇晃,这些做法对婴儿的健康不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宝宝的大脑发展比较早,所以,头部的份量相对比较重,而颈部肌肉却比较松软,抛扔时头部会容易受到较强的震动,使脑部受到伤害,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不利。另外,大幅度地抛扔或摇晃宝宝,容易导致其它严重后果。 特别关注——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传染性不强,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 发病时,突然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40℃,但精神状态较好,但应去医院就诊,因为体温太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高热症状1般会持续3-5天,然后忽然降温。在体温下降的同时,孩子身上会出现皮疹(也有在退热后的第2天出现)。这些皮疹先出现在身体的躯干,然后遍及全身。手、脚和面部的疹子比较少。1般在24小时内出齐,1—2天内自动消退。消退后皮肤上也不留下色斑、也没有脱屑现象。 鉴别:皮疹为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在2—3毫米、周围有浅色红晕,用力压后会褪色。 10个月婴儿喂养方法:|育儿 10个月的孩子每天早6 :0
0、晚22:00吃两顿奶,上午、 中午、下午吃3顿辅食。10个月的孩子仍以稀粥、软面为主食,适量增加鸡蛋羹、肉未、蔬菜之类。多给孩子吃些新鲜的水果,但吃前要帮他去皮去核. 白天吃3次辅食(只是宝宝的饭量1般以1小碗为宜)、早中晚喝3-4次奶,夜里喝1-2次奶。 -10个月孩子的1日食谱: 早上7点: 奶220毫升 上午9点: 蒸蛋1个 小馒头片夹肉松1个 上午12点: 米饭半碗、清蒸带鱼肉25克、菠菜豆腐汤小半碗 下午3点: 奶1杯150毫升,饼干2块 下午6点: 荠菜肉末面条1小碗(其中肉末约20克) 晚上8点: 奶220毫升 参考食物奶类:母乳、奶粉500毫升~600毫升谷类:饼干、馒头、米粥(大米或小米)、杂粮粥、烂面条,50克~60克肉类:肉泥、肝泥、肉末、血豆腐,30克~40克鱼类:鱼泥、虾泥,15克~20克豆类:豆浆、豆腐脑,30克~40克蛋类:鸡蛋黄,50克蔬菜:菠菜、白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50克水果:苹果、香蕉、西瓜、桃汁(泥),55克 10月的婴儿应增加1些土豆、白薯等含糖较多的根茎类食物,增加1些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但要把粗的老的部分去掉。9个月的小儿已经长牙,有咀嚼能力了,可以让他啃硬1点的东西 11个月婴儿喂养方法:|育儿 在12个月时的早餐也可以辅食为主,每日5餐,3次饭2次奶,全部由牛乳代替母乳。如母乳仍含充足也可延长至1岁半再断奶 11个月宝宝可以吃接近正常的食品了,如软饭、烂菜(指煮得烂1些的菜)、水果、小肉肠、碎肉、面条、馄饨、小饺子、小蛋糕、蔬菜薄饼、燕麦片粥等,都可给喂食。但蔬菜要多样化,逐步取代母乳或牛奶,使辅助食品变为主食 12个月婴儿喂养方法:|育儿 1)每天要供给宝宝丰富的蛋白质食物,如米粉(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乳类、鱼、肉、蛋、豆制口等,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要适当供应粥、大米饭、面条、小饼干等,以提供足够的热量。 3)经常给宝宝吃些蔬菜(包括海产品)和瓜果,它们能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4)经常吃1些肝脏、动物血、以保证铁的供应。 5)烹制方法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而且要软、细、碎、烂。不宜煎、炒、爆,以利消化. 6)每次进食后,再喂少量白开水,可清洁口腔防止龋齿. 7)进食前后避免剧烈活动. 8)不要嚼饭喂孩子。这1点特别重要。因为孩子快1岁时,已经能吃些软饭、包子、饺子之类的食物了。有的父母怕孩子自己嚼不烂,使用嘴把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孩子吃,认为这样有利于孩子消化,这是1种极不卫生的喂、哺习惯,因为即使是健康人,体内及口腔中也可能存在许多病菌或病毒,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应当予以禁止。
6、0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
0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 0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宝宝在不同阶段行为表现都是有所不同的,0~3岁是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都需要好好关注,下面就为大家分享0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 0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1
1、宝宝的身体运动控制能力 宝宝的身体运动控制能力是指大肌肉的运动能力、身体灵活性、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包括抬头、翻身、支撑身体、坐、爬、站立、蹲、走、扔、举、跳等动作。 身体运动与控制能力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3岁以前,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项能力发展优秀的孩子能够很方便的探索周围环境、去找小朋友玩,进而促进精细动作、认知、社会交往和独立性的发展。研究表明,身体运动与控制能力强的孩子认知、语言、社交、克服困难的能力、自信心都比这方面能力弱的孩子表现出很大优势
2、宝宝的探索操作能力 宝宝的探索和操作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两方面能力:1是手部小肌肉精细动作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双手配合、手眼、手口等协调能力,包括抓、握、捏、倒、舀、剪、拧、穿、敲、撕、插等动作;2是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俗话说:心灵才能手巧,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大脑精确支配、指挥的能力。通过双手,孩子能接触、探索、了解并控制环境及事物,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日后学习、思考的基础。探索与操作能力优秀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解决问题、写字、演奏乐器等方面,比这项能力弱的孩子有明显优势,也会更加自信和独立。
3、宝宝的语言能力 宝宝的语言能力包括感受、理解、表达语句的过程,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言是智力的核心之1,孩子掌握了语言,就能通过与成人的交往增进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语言能力优秀的孩子能够精确理解语句的意义、模仿听到的声音、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还能帮助训练大脑,是1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4、宝宝的社会适应能力 宝宝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作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包括个人独立能力、与他人的交往能力、生活能力等,以及与这些能力密切相关的情绪情感、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孩子将来能否发展出良好的个性、积极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的承担社会责任、取得事业成就,都与幼儿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密切相关。 0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2 1个月的孩子 动作:1-2周内的孩子动作还是比较笨拙的,有颤动的手臂活动。可以将手举至视线范围内,也可以送到嘴边,双手紧紧握拳,头可以从1侧转到另1侧。 视力:焦距范围2
0、3~3
0、4厘米,到满月时看到约9
1、4厘米的物体,喜欢黑白色或者对比强烈图案。 1-3个月的孩子 动作:俯卧时头部和胸部可以抬起,手臂可以撑起上半身,两手可以张开可以握拳,脚放在坚硬的平面时会向下蹲,可以将手放进嘴里,会用手摆弄悬挂在前面的物体,能抓住小玩具并摇晃。 视力:两个月大的时候,双眼会更加的协调,不会在转动时失去对焦,可以辨别出1定距离内熟悉的人和东西。(跟踪移动的物体、可以辨别出1定距离内熟悉的物体和人) 如果怀疑3个月大的时候依然无法两眼同时跟踪物体,需要带着宝宝去医院检测。 语言发育:2个月后孩子会发出唧唧咕咕声,听到声音时会将头转向发声的方向。 4-7个月的孩子 动作:随着身体躯干、头部和颈部的平衡能力发育,它可以自由的翻身,先是用手撑着坐起来,继而可以不用手撑着坐起。孩子能用腿支撑整个身体重量,将物体从1种手换到另1只手,可以抓握,这个时候就不再是捏东西了。 视力:色觉完全发育成熟,远视视力成熟,跟踪移动物体的能力提高。 语言发育: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开始对“不”字有反应,可以通过声调分辨情绪,听到声音时会发出声音来回应。而且也学会用声音表达快乐和不开心,会发出1连串的辅音。 8个月-1岁的孩子 动作:不用协助就能自己坐起来,以肚皮贴地、手臂撑起、两腿蹬的方式向前爬行,用手和膝盖支持起身体爬行,从坐姿开始爬行或变为俯卧姿势,扶着东西站起来,扶着家具走路,可以不扶东西站1会儿,可以不用扶着东西走两3步。 手部:可以捏起东西,将物体放在容器内和将它从容器中取出来。学会自愿放开东西,用手指戳东西,试着模仿涂鸦。 语言发育:对讲话的注意力提高,对简单的语言命令有反应,能用简单的动作比如摇头来表示“不”,有音调变化,可以说爸爸妈妈。 1岁的孩子 动作:如果孩子在1岁前还没开始走路,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应该开始学走自己走路。孩子大约在1岁6个月时,走路姿势会变得更加成熟。2岁以下的孩子能学会拉着玩具走,开始学跑,垫脚站,不用帮助就可以在家具上爬上爬下。 手部:12个月的时候对于用拇指和食指捏起非常小的物体仍然很艰难,但是在1岁半前后,这对孩子来说已经很简单了。比如喜欢搭积木,随便乱涂画,倒容器里的东西。 语言发育:1岁以后的孩子几乎可以理解你说的每句话。可以说1些单个的字词(15-18个月),会使用简答的词组(18个月到2岁),会用2-4个词的句子、重复对话中听到的词。 2岁的孩子 动作:2岁孩子的走路姿势已经很接近成人,脚跟先于脚尖着地,孩子对于身体的控制也更加熟练,可以倒退着走,可以大转弯。 手部:可以很轻松的摆弄细小物体。(可以用铅笔或者是蜡笔画竖线、横线、圆圈) 语言发育:2岁大的孩子不仅明白你对他讲的大部分内容,词汇量也在扩张,可以表达50个以上的词汇。理解包含2-3个要求的指令,比如回房间去。几乎认识并且可以识别出所有常见物体的图片,能理解大部分语句,能理解物理关系(里面外边),能用4-5个词语组句,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 3岁的孩子 动作:可以毫不费力的站起、跑跳、大步前进。现在的动作已经很灵活,可以随意地向前或者向后移动。 手部:开始掌握很多手指和手部精细动作,单独活动每1根手指,也可以协调几根手指的活动。 语言发育:掌握1些基本的语法规则,能讲出最常5-6个词的句子,会讲故事。 0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3 0-3岁宝宝发育指标对照表 新生儿 趴着时,能抬头1-2秒,眼睛能聚焦在距自己20厘米的物体。 1-3月的宝宝 满月时能抬头0-45°;2个月可抬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