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我的教育理想》
1、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我们在读完1本书时会受到很深的启发,又或者是能让我们值得深思的,在这样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会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又或者是句子摘抄下来,以下是关于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1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6辑“做个”、“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1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饱含心血的文字,仿佛和富有人生阅历的长者进行了1场长谈 他将3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盘托出,像1位即将的交班的师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领着我们去去思考和解决1个个即将面对的问题。 怀揣梦想和激情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2者1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 教育是1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1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 作为1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1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 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1言1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1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1本教科书,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精进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关注细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1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展现1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我们的事情别总让学生做,因为孩子们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吗?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我们1定不会在教室和学生集会场所吸烟,接打手机、喧哗,更不会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1定会遵守交通规则;更会保持办公室整洁。因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维护,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是会跟我们学的。我们是能够尊重学生人格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和孩子们的尊重是相互的。 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笼头是不难的,节约纸张、爱护教学工具是自愿的,我们节约的习惯是带给孩子们最朴素和最美好的礼物。遵守时间,遵守诺言。我们对规定和允诺的实现,带给孩子们的将是1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体验。 我们是“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要要努力超越自我,不断的精进传授技巧和领悟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作为1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身的责任,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我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意识到这1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 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教艺经验丰富的帮带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1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定不会辜负学校领导的培养,不负每1位可爱的学生,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的成长。 吴非老师的文字简单质朴却饱含真理,让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营养和力量。在教学路上我深知自己的经验不足,我要学得还有很多,我会努力去做得更好!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2 最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1书。以往,总是觉得这种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太深奥,看得很累但收获甚少。可是,翻开《致青年教师》1书,会发现它的目录很新颖,都是1些拉家常的话,不禁让我有兴趣继续深入阅读。 于是,1个个真实的案例浮现在眼前,这些案例都是曾经或者现在正发生在我身边的。捧着这本书,就好似在与1位资深的老教师促膝而谈,让我1下子就把整本书看完了。 吴非老师主要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1粒善良的种子”这6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理想和素养。 作为1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新教师,我边读边对照自己的教育过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和吴老师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吴老师提出的观点,展示的事例,让我牢牢记住在心间。 读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高1时候的语文老师。他是1名大学刚刚毕业、长相阳光、性格温柔的男老师,他从不向同学们发脾气,即便大家认为他“好欺负”,在他课上行为放肆:有人吃东西,有人睡觉,有人换座位,有人坐地上听课,老师也从来不发脾气,只是默默叹气。 直到有1天,老师终于爆发了,他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流泪了,我们都震惊了,1位男老师居然会对着学生流泪。老师说,他把对我们的放纵当成了放松,对我们很无奈。 那天老师倒出了他的所想所思,后来我们的语文课堂焕然1新,再也不是从前的杂乱无章。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不正是吴老师所说的:不要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情感,不要担心在学生面前流泪,如果这1切有利于他们人性的苏醒。 倘若你竭力掩饰,有可能会被学生误认作是冷漠,也有可能会让敏感的学生也去学习克制和忍耐。把你的爱,你的悲伤和失望,甚至你的恨,都真实地袒露在学生面前吧! 作为老师,我们还应该珍视自己的专业。在我的身边,很多老师都很珍视自己的专业,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获得教学的乐趣,也获得生活的乐趣。因为教师这份职业可以让你的成就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1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是1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 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1直发光,1直照耀学生前面的道路。我们想要当这盏不灭的灯,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1杯水,我们教师就要有1桶水。如果这是1桶几十年不变的水,那必将是1桶死水。要让学生得到1杯水,那必须是1桶常流常新的水。 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后偶尔会习惯性地问学生1句:听懂了吗?有问题吗?学生都会说:没问题。这时,我会很满足地以为学生已经消化了知识,课堂教学进行得很顺利。 但是,读了吴老师的书,我在想,学生是真的全部掌握了吗,还是他们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啊?有句话说:没有问题才是的问题。记得以前有位老师,很喜欢学生问他问题,每天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对他的学科问1个问题。还有1位老师,要是学生问他1个问题,就奖赏1根棒棒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1个问题往往比解决1个问题更重要。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呢?难道仅仅是学会解题和应付考试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没有问题”才是大问题。 通读吴老师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用爱换来了爱。他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吴老师很讲究语言艺术,1般老师找学生谈话,都会说:到我办公室来1下或者跟我到办公室去。但是吴老师则会对学生说: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这前后两种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1样的。 学生听了前者的表达,心里可能会默默地紧张,是要到办公室被批吗?心里踹踹不安。而吴老师的问法,不仅体现了师生平等,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就学会了待人接物的方式。吴老师在每1个细节上都很尊重学生,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合上书页,默默回味着吴老师的点点滴滴,每1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都折射出吴老师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融入心中的同时我也被吴老师的理想深深感动,他的经验为我们青年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他的故事是我们青年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让我们1起用行动和理想教着、学着、思考着、努力着、幸福着,和吴老师1样。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3 说来惭愧,作为1个语文老师,我在政治课上竟然找到了上课的乐趣。 今年带初1的政治,我更多的是忐忑。我私以为政治是初中生3观塑造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备课时,小心谨慎,言语间字字斟酌。1进门,45十个小脑袋摇摇晃晃,齐刷刷地逼向门口,这些小可爱们打乱了我的教学理念——1本正经的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在1节政治课上,谈及“家庭的含义与作用”时,我首先举了个例子让大家定义自己的家庭:我的家庭是1个××的家庭,我之所以这样定义它,是因为……很多学生纷纷举手,其中1位女生说她的家庭是1个冷清的家庭,因为她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她晚上回家也见不到人,父母周末也要上班。 我因势导利:“大家记住了没,以后周末就去××家蹭饭”大家纷纷响应,课堂氛围十分热闹。我相信那1瞬间,女生的心中也不全是心酸无奈感。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是真的可以说,也是真的能说出来的。而对于老师来说,他们的教学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是最让他们开心的事情了。 吴非在《致青年教师》中谈到:“多让学生说说话吧。现在多说说,在说中想,在说中提高表达的水平。”我深以为然。教学的本质决定了这是1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言语沟通无疑在这场谈话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但是如何说?怎样说更为合适?这些显然需要多花费些心思。 初2语文教学任务中,有1篇写景作文,让我甚为苦恼,原因无他,班里这些十34岁的孩子们,即使节假日也被家长安排的辅导课程占得满满的,哪来的时间和心思去看看身边的景呢? 她们印象中“落叶像蝴蝶1样在空中翩翩起舞”不知是哪位前人留下的“牙慧”。所以周5的最后1节课,我与她们商量,趁秋意正浓,我们在校园里看看秋景,将所观所感真实的记录下来,完成1篇秋景散文,题目就叫《遇见秋天》。那天下午,很多老师都看见1群学生在中央大道旁的银杏树下叽叽喳喳 33两两坐在树下;几个女生在人工湖边给芦苇“画肖像”,几个调皮的男生之间互相品尝树上刚摘下的橘子,后来看他们在作文中写道:“原来橘子也不都是酸酸甜甜的,也有些偷懒的橘子是苦涩的。 ”我在旁边批注:所以我们要不负好时光,努力做个“甜甜的橘子”。更有写细心的同学问我同是1排的银杏树,有的满是黄叶,有的却多是绿叶,这是什么原因。 我忽然想起我的高中数学老师也曾在数学课上提出类似问题:正值春夏交替之际,为什么同1排的树木有的先生的枝繁叶茂,有的却枝头绿叶寥寥? 同学们都很好奇,老师便让我们勤于观察,思考作答。我记得那天中午放学,我骑着电动车路过桥时,倏忽间发现桥底河岸高低的几排树木果然是如老师所说,有的枝繁叶茂,有的枝头绿叶稀稀疏疏,回家查阅资料才发现,靠近岸边的树叶因为没有遮挡物,受阳光雨水比其他树木充沛,长势自是喜人。 秋天万物凋0程度不1也是此原理。那1刻我无比认同吴非在书中的这句话:“你的学生喜欢你的课,主要是因为你引导他进入有意思的境界,通过你的教学,他学到了方法,发现了智慧,而不是在看1场演出。” 总的来说,1本好书不在于通篇都是至理名言,而是其中只言片语与你的生活有所交集,如此,你才会有所得、有所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指引自己的人生。
2、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我的教育理想》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我的教育理想》 1. 关于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关于教育: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 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1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哈佛校长坦言挑战》,《中国教育报》1998年5月4日)(引言P4) 3.关于教育理想:“我始终认为,没有理想的教育者就不可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和活力。”(P1) 4.关于理想的学校: (1)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1所有特色的学校。(P4)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P3) 1所好的小学必定是“门窗敞开”的,因为发现始于对周围事物的探究。(P4)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学校的特色。(P4)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最佳,只有最特,最特就是最佳。1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1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强劲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优势。(P8) (2)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1个有品位的学校。(P8) 我认为,1个学校的品位首先是1个学校的校园品位,包括每1个细节、每1个建筑、每1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刻,细节有时更能反映品位。(P8) 其次,1个学校的品位反映在学生的品格上。(P9) (3)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1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P9) 校长是1校之魂,如果1个学校没有了魂,这个学校就没有精神和活力,没有我们需要的1切。(P9) 1个没有出息的校长总在埋怨教师,1个出色的校长总在发现每1个教师的优点、特长,能把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到极致。(P9—10) 校长应该懂得教师的需要,创造1种好的氛围,同时让最优秀的教师得到最应有的回报。(P10) 1所学校的成就绝对不可能超过校长所期望达到的目标。1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1个不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做最优秀校长的校长不会是好校长。(P10) (4)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1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P10) 1个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P10) 年轻不是坏事,只要你每1天不要去重复,每1天就是在拥抱新的太阳。(P11) 有人曾经问我:人最后的归宿都是1样,你这么努力又是何苦?我说,正由于我们的结果都是1样的,我希望我们的过程有点不1样。(P11)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优秀,但要求每个老师都能追求优秀。(P11) (5)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拥有1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P12) 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善于探索和具有良好习惯。(P12) 当学生学会了探索,生活就会非常充实。(P12) (6)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1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P13) 特色学校应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P13) 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选修课,鼓励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到学校开设选修课,甚至鼓励开设学生讲座。(P13) (7)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1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计算机房。(P14) 图书馆和计算机房是学校设施的灵魂。(P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1个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P14) 5. 关于理想的教师 (1)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1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P17) 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P17) 作为教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1个1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1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及精力。(P17) 1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1天都是新的,每1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P18) 更多优秀教师 读书笔记 摘抄推荐: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不做教书匠》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
3、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我们教师也需要进修,需要学习看书。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篇1:《做不抱怨的教师》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1书,感受颇深。刚开始看到书名,心里想着,哪有老师会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1直以来,教师这1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抱怨,似乎也成为“释放”压力的1种方式。但是这本书拦胡源里的第1章有这简态么1句话:“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他像幽灵1样到处游荡、饶人不安。”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1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1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1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1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1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1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等等。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1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做禅自己的情绪,这样1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1的方式1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1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1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1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 生活就是1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1颗宽容的心对待每1个孩子!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篇2:《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 最近,我在阅读1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1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1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1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1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1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1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1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1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1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1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1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1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篇3:《给幼儿教师的1把钥匙》 最近看了1本《给幼儿教师的1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1个角开启了1扇窗。这本书里的1个个的问题,1个个的案例,1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1线教师务必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1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1向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刻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刻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持续1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1个教师,个性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联,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1些困难?我认为就应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1天与家长接触时刻虽然短暂,但3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1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刻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1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1把钥匙。人的1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取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篇4:《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1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1生的关键,作为1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1样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1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带给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潜质,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必须的关联。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1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1个时刻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带给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2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1现象,这很大1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群众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取,不好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透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1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2班每1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1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1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1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 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1项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1些幼儿”的个性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联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联的重要性。人际关联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联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爱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潜质。行为表现是1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用心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1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1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1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1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2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1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1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潜质,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透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4、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13篇,短小精悍,实用性强
1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1颗生的心。而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1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的爱。2——读《爱心与教育》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我们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读《塑造教师》缕缕书香,溢满校园每个角落。教育理念化作甘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让每节课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心灵放飞,用知识点燃智慧,书籍是无穷的知识宝藏,是浩瀚的知识海洋,师生在知识海洋中扬帆起航……3——读《书籍是长生果》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这本书中又何止这两个教学方法呢?我还在细细品味。——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于丹《论语》心得里的每1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真希望各所层的人都解领略1下其中之道,让我们1起各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5、《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 爱读书是1种美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打开智慧之窗的钥匙;书,是1位益友。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5
1、要使知识“活起来”》读书笔记 摘抄: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1,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 当你深信孩子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词、词组的丰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后,你就建议他们自己讲述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 不容置疑,是你的思想成了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因为你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但是儿童在这里并不是重述他们所听到的话;你的词、你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儿童在学习思考,得到1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闷雹享受。 在备课的时候,正是要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1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1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你在思考《光合作用》的教材:各种意义联系相互交织的“交集点”究竟在哪儿呢?啊,就在这儿,最主要的“交集点”就是:无机物怎样变成了有机物。你在学生面前展开1幅动人心弦的神秘的图画:植物从空气和土壤中吸取无机质,而在自己的复杂的机体里把它们变成有机质。这个构成有机质的过程是怎么1回事呢?在植物机体这个非同寻常地复杂的实验室里,经过阳光的照射,把矿物肥料这种死的东西,变成了饱含汁液的番茄,变成了香气袭人的玫瑰花,究竟是经历了1番什么过程呢?? 感受: 苏老的这条建议,对于我们教师备课很有大的启发,从中,我懂得了要想吸引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就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交集点”,这需要教师拥有智慧,需要教师高度把握教材,同时也需要学生有1定的求知欲。 我记得我1位很有才华的同事针对我校普通生中那些丝毫没有求知欲、1味想混日子的学生,打了这么1个比方,他说:你电视节目再好,电视信号再强,他,啪1声把电视关了,你没辙。 其实,我很怀念曾经是重点高中时的5中,怀念那时的学生。古人有句话,叫做“教学相长”,学生水平高,也能促进教师快速的成长。 《5
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读书笔记 摘抄: 当然,学习是1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来就是要花费劳动的。但是,不能容许让少年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能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劳动减轻到这样的程度,就是让高年级学生在两小时内,至多3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而让8年级学生完成功课的时间不超过1到1.5小时呢?在学校工作的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是可以做到的。? 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让我们仔细观察1下那种具有中等能力,勤勤恳恳地想把各门学科都学好的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情形。他的全副精力都用在背诵、识记和保持上去了,以便能在任何1节课上都回答得出。他没有时间去读1点“满足精神需要’’的书,没有时间去思考。 如果少年毕顷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 我感到,企图通过把某些章节从教学大纲里删去又把另1些章节加进手罩陆来的途径来“减轻”高年级学生负担的做法,是幼稚可笑的。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 对1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阅读的时候,要眼睛能够把握、意识能够记住整个的句子,让学生能够在眼睛离开书本的时候,凭视觉记忆回想出整句话来。1个学生只有学会这样阅读,他才能学会同时阅读和思考。 有经验的教师已经不要求学生背诵教科书的课文,……这些教师喊学生到黑板跟前来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带着他的笔记、草稿、练习本、教科书以及补充读物,并不让他逐字逐句地复述教科书里的教材,而是让他发表议论,进行探讨。在我们学校里,例如在文学课上,高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常常引证文学作品的原著。 现在采用的教学法常常包藏着1种很大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就在于,用形象的话来说,学生只看见每1棵单独的树,而看不见整个树林。例如,在学到第1次俄国革命的时候,学生不分巨细,把每个细节和日期都记住,而不是从整体上考察全部历史事件,不会从细节中进行抽象,去把握整个事件的总的轮廓,思考它的意义、实质及其对人民命运的作用。 没有看见过河,就不会懂得1滴水。 感受: 通过这1节的阅读,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要做1名好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教会学生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1点,教师自身的智力生活必须丰富多彩,否则教师智力生活贫瘠,是无法吸引学生的。 《5
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读书笔记 摘抄: 列宁写道:“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1种情绪状态——强烈的学习愿望。 ……我们上面指出的事实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例如文学教师,他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难的难点上。更有甚者,教师竭力把这些“难点”化为极其容易的东西,造成1种印象,似乎教材里并没有任何复杂的地方,1切都很容易,不需花费特别的努力就能掌握的。他没有强调指出困难的概念和大纲里难懂的部分,没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这是1条错误的道路。教师人为地把1些“棱角”磨平,减轻学生掌握教材时的难度,这就代替了教给学生去克服困难。其结果,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把困难的教材降了格,或者马马虎虎地学过去。……? 教师工作中的另外1个重大缺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抱着冷淡的、缺乏热情的态度。学生的不好的回答没有触动教师,没有迫使他去认真地思考学生知识薄弱的原因。教师带着同样冷漠的心情给学生打“5分”、“3分’’和“2分”,因此,学生也并不把优异的分数看成是顽强劳动的结果,而认为是碰巧;对不及格的分数并不认为是失败,而认为是“正好碰上了难的问题”。 在作业结束以后,已经看不到学生缴了练习簿时那种沮丧的表情。相反地,他们在课间休息时热烈地讨论自己的作业,没有1个学生表现出失望和对成绩缺乏信心的情绪。尼古拉写的作文得了“3分”,因为有4处正字法错误和两处修辞错误。他马上把这些有错误的词抄到自己的正字法词汇本里。这次作业以后,尼古拉又写了几篇不及格的作文,但是现在,这种暂时的失败已经不会使他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而是相反地,激励着他去克服困难。教师给他指出,对哪些规则应当加以特别注意,尼古拉也能细心地完成训练性的练习了。 我们还把培养学习愿望的问题跟学生的意志领域密切地联系起来。 感想: 让学生的学习愿望与日增长 自从踏上了教师这1工作岗位,我便觉得,教师的.工作不同于1般。举例来说,服装设计师,凭借他的聪慧,设计1套服装,设计得很有创意,很出色,那就是他的成功;机件加工者,加工制造出1批批合格的0件,那就是他的成功;而教师不1样,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青年学生,因此,教师在对待自己工作时,不能情绪不好,更不能冷漠,而要满怀激情,要对学生付出全心的爱,还要像对待学生个体1样对待他们带有生命温度的作业。 今天,我读了苏老的这条建议,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满怀激情的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其次,我懂得了,学生对学习是否有热情,是否有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教材里的课文,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不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那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从心灵上走进课文,要透过文字达到和作者的情感交流与共鸣。唯有如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分清,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哪里需要学生如何切入思考。如此,教师,学生,课文,才能有机地融为1体。如此,学生才是用心灵来学习,才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克服难题的成就感。 记得,我在我们学校讲《将进酒》那首诗歌时,有那么多领导和同事向我表示祝贺,他们说,他们好久没听到这么好的语文课;他们说,我和学生都融进诗歌里去了。是啊,在备课时,我反复读《将进酒》,在读的过程中,我忘记了周围的世界,我觉得,自己已经幻化而成为李白,我感受着他怀才而不被重视的伤痛,我体味着他落魄却乐观自信的达观,我怀拥着那万般愁绪却不乏豪放的愁绪。是的,我的学生们在我的感染下,也被诗歌陶醉了,他们的心灵与诗文碰撞出动人的火花。那1堂课,李白属于我,也属于他们。 记得,那年教高2时,任晓智同学满怀自己对“金果”(1只狗的名字)的怀念,写下1篇感人的《怀念金果》的周记。我将这篇文章在班里读了。同学们很受感染,且受此影响,纷纷写自己曾经养过的猫,自己曾经看到的鸟。1时间,班里掀起了抒写对动物情感的文章热潮。这应该就是苏老所说的对学习的情感在学生之间是可以传染的吧。 幸福其实很简单。作为1名高中语文教师,能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让学生的学习愿望与日增长,这便是教师的幸福。 《5
4、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读书笔记 摘抄: 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4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不,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因为只有在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 要使小学生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大家知道,儿童对于从周围世界里以及日后从他本身里所揭示出来的东西的强烈兴趣,是他渴望知识、追求认识真理的志向的源泉。 为了创造思维和记忆之间的和谐,需要到自然界里去上1系列这样的思维课。……就要使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知识能变成他的思维和劳动的工具,他可以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为人。 我们教给儿童观察自然界,是为了教会他读书。 现在,书籍正面临着跟其他的信息来源(电影、电视、录音带等等)进行竞争的局面。因此,即使在那些有好书供学生阅读的地方,书籍也会经常摆在书架上,成为“沉睡的巨人”。 我们认为,教育者的1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1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1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如果1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阅读之所以能成为1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1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 我们学校低年级的每1位教师都经常举行儿童创作的晨会。儿童在会上朗读自己写的故事和诗歌。这基本上就是让儿童用艺术的形式,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及感到有趣、惊奇和激动的事物表达出来。思维的火花在于它的情感色彩。使1个人感到激动的事,也会使别的人感到激动。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求有巨大的耐心和对儿童的创造力充满信心。 感想: 作为1名教育者,不能将学生束缚在黑板前,不能将学生围困在教室里,应该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观察自然中学会思考,让孩子将知识和思考和谐统1在1起,让孩子看到,知识是他认识世界的工具,知识用来表达自我,能用来彰显智慧。 通过孩子们的具体活动,点燃每个心灵求知的火花,并让每个孩子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这是我今天读苏老的这条建议的理论收获。 ;。
6、幼师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幼师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老师是很喜欢读书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整理幼师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欢迎大家查看! 篇1:幼儿老师读书笔记摘抄 《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读书笔记 最近,我在阅读1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1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1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1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1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1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孩子,你此刻饿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1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1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1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这时父亲不妨说1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她的危险举动,昌腊首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1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耐数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1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1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篇2:幼儿老师读书笔记摘抄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书笔记 童年是1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完美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1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1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1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1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1、关于幼儿园的表局乱演区 1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透过表演来感受、认知、明白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这样1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够分为两大类:1是根据教师带给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能够透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主角的选取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取,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能够进行转换、改变。1个剧本是否好,就应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我们班有1个剧本大约1个月没有进行表演,1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样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1个经典的剧本就应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2、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贴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就应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1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就应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1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3、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自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幼儿老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务必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老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快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就应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3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1个幸福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