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亲子读书读后感 300字以上 家长与孩子,亲子阅读家长寄语怎么写
1、两篇亲子读书读后感 300字以上 家长与孩子
亲子阅读的读后感1.已经记不起认真地沉下心来读1本书是什么时候了,这次,和儿子1起共同阅读《从小爱科学》这本书,又重新找回了儿时读书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儿子1直对1些新奇的事情感兴趣,喜欢问问题,如人为什么要做梦?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有时,我还能解答,但随着他1天1天的长大,无数的疑问越来越深奥,好奇心越来越重,我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我们选择了《从小爱科学》这本书,让他慢慢地看,慢慢地了解,从而激发他对书的热爱,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我们1起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小爱科学》是1种科普知识书,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1篇文章都告诉我们1个科学的小道理。书中1个个新奇的知识,让孩子和我都感到大千世界的5彩缤纷和自然界中的千变万化。当我们翻开书卷,趣味盎然的知识故事让我们扑朔迷离。这本书集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于1体,深深地吸引住我的孩子和我。它不仅能开阔孩子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也是家长的好帮手。这本书突出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以通俗生动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向孩子介绍科学知识,在问题的设计上,也突出实用性,让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这本书既通篇标注了拼音,又有生动形象的漫画插图,非常适合孩子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为了当好这第1任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我和孩子亲子共读后的很大体会。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1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看来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将受益1生。亲子阅读,给我们家长和孩子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多了交流的平台。与好书交朋友,与儿子共读好书,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让书香飘满我们的家庭。2.“亲子阅读”这个名词我也是最近1两年才知道的,我认为这是1种父母与孩子互动读书的方式,这种读书的方式不是1种机械的行为,它应该是1种爱的表现形式,是1种情感纽带。我认为亲子阅读开始的越早越好,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直到把孩子领上了路父母才可以松手。当我的孩子呀呀学语时,我就开始给他买各种适合他年龄段的书籍,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坚持陪孩子看1会儿书,从简单的看图识物、小故事、儿歌、到寓言、童话、神话故事,1开始是我用手指着书1页页地教他认书里的人、物、图形、顔色、书里的人或物在做什么,渐渐地他会指着书自己说了,我总是不断地鼓励他说,他感到非常开心,很有成就感,于是喜欢上了这种游戏。上了幼儿园后,他开始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并且会不厌其烦地拉着爸爸、妈妈、公公、婆婆1遍遍地讲给他听,而且还会在图画本上画下他喜欢的人物,尽管画得只是1个个的4不像,但我总是夸他画得好,因此他又喜爱上了画画。上了中班后我开始选择1些睡前小故事读给他听,1般情况下读两个故事他就睡着了,再大1些,每读完1个故事,我会问他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他边读书边思考,这样的睡前小故事1直坚持到3年级下学期,孩子每天都能在故事中进入梦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些古训都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正是亲子阅读使我的孩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自从孩子开始自己读书后,他的阅读面不断地扩大,从童话、神话故事到名人传记、历史、科学、军事、海洋生物、探秘、侦察推理、中外名著等,他像个饥饿的孩子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着各种营养,他对读书的热爱使他成为1个好学的孩子。知书达理,爱读书不仅使我的孩子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也使他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养成了他善良、谦让、宽容、开朗、乐观、有责任心的好品质。学海无涯,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要读的书也无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为他们开好头、带好路,引领孩子走向知识的殿堂。
2、亲子阅读家长寄语怎么写
。
3、初中版的家庭教育家长读后感写个!给最高分!!~
作为1名家长,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之后,我逐步改变了许多影响孩子发展的思想及行为习惯,找到了很多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好方法。
我对儿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训,要求这要求那,却不愿听听他的需求。读了《您真的爱孩子吗》后,我真实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发现了我们家现今的不足之处。
到底需要怎样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的方式方法?我和经过考虑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增加亲子互动
尽量少出去应酬,抽时间陪儿子打球、做拼装玩具等他喜欢的事。每星期全家至少在1起吃饭1次,他可以在饭桌上说说他遇见的趣事。
2、增强家庭学习氛围
让孩子多花时间进行1些有益的课处阅读,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同时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多进行阅读,家庭的学习氛围好了,孩子也会跟着静心学习。
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我们应该了解儿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1旦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成绩产生波动,我们不能1味地责备,而是要平和细致地问清原因。
4、培养学习自觉性
儿子做作业拖拉,学习自觉性较差。对此我们将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加以改善:首先与他进行讨论并且做出约定,只要他能自觉并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允许他提出适当附加条件。随着他自觉性的提高,附加条件将逐渐减少,直到不允许有任何条件,他也能自觉进行学习。
5、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我打算逐步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形成为他人服务和参加家务劳动的意识。我会要求他收拾好自己的房间(玩具、图书、VCD片的整理),父母做清洁工作时做小助手等。
6、注重品行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儿童教育的重要1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世界观、道德观逐步形成。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孩子成为1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将从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座、与同学团结互爱、尊重师长、爱护小动物、做错事坦然承认、碰到困难自己解决做起,铸成孩子未来诚实坦荡、富有爱心、坚强自立的优良品格。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每页的页脚都写着“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我们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浇灌下,我们的孩子1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4、亲子共读《2年级的唐豆豆》家长读后感
几天来我认真欣赏完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小豆豆》1书,每次合书是我豆要闭眼享受般的回书里1个个难忘又好笑的镜头……
我想没有1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关键在于你的爱孩子是否需要?在实施爱的过程中是否也同时扼杀这孩子的同真?《窗边的小豆豆》之所以能引起无数人共鸣,特别是在儿童教育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童真是世界上最可、最善良、最宝贵的品质,因为童真包含着无价的善心、尊严及可贵的情感。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侯,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美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优良品质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豆豆在1年级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的小学。因为小林校长的爱护与引导,小豆豆可以做1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发挥想象力。
看完这本书,我想没有不羡慕小豆豆的,很多像我们1样的成年人,长大后回首看似荒唐的童年往事,恰恰是终生难忘的快乐。所以,我们要早早的 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进我们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拒无束,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我们计划的要远大。
我们要做1个像小豆豆妈妈那样聪明的家长,给孩子1个幸福的童年,让他在快乐中成长着。
5、《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
[《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 有别于其它育儿的封面,乍1看上去有点暗,仔细看看原来是孩子用红黄蓝3种颜色调和出来的3原色作品,细细品味,有1种别具风格的美,《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 书中选用的12幅插图,均为孩子的涂鸭作品,天马行空的创作,让人犹为赞赏。 看到网友评价她:“1个普通妈妈,但是她写的很多东西比专家还直达从心。”刚开始还有点半信半疑,看完全书之后,不禁从心里暗暗喝彩。虽然没什么大道理,但每1篇章,乃至每1句话都能让人从中受益,给人1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有些事情、有些情绪这样处理,孩子和家长都会皆大欢喜。 这本育儿书主要侧重孩子的心理、情绪方面,共分为6个篇章。第3篇章提到关于走路的话题。童童就是这样的,如果和爸爸妈妈去哪儿,走1会,就会喊累,吵着让爸爸抱,我们就会感觉,这个孩子太懒了,动不动就让大人抱,自己不愿走路。没去考虑事情的本质,看完之后,才知道,小孩子其实也很喜欢走路,只不过走路是以走路为目的纯粹的走路,而大人是为了从某地赶到某地才走路。2者之间的本质是有区别的,当孩子发现走路是为了赶往某个地方时,就会转而要求大人抱抱。文中提到只要大人放慢脚步,跟在孩子的后面,孩子可以走很远很远。这是个不错的提议,下次可以效仿。文中还提到小孩子的表面需求不1定就是他的真实需求,父母要窥探孩子的成长的真实需求,了解孩子的要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才知道如何更好的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引导他走向自己的真实需求。不能1味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跟孩子转,反而会很被动。作为妈妈而言,关键不是如何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每个需求,而是尽全力理解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大人,说话办事都会察言观色,会查觉到大人的情绪,会说1些好听的话,让你开心,然后说出她的需求,让你无从拒绝。童童喜欢玩1些小游戏,我每周都会按照她在幼儿园的表现给她积分,不出什么意外的话,1周积攒的分数,会玩1次电脑小游戏,如果中间表现得不是太好,积分就会不够,她就失去玩游戏的权限,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表现的超好,什么都会顺着大人的意,让你高兴,哄你开心,然后就会说出她玩游戏的需求,每当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总是特别的为难,是让玩还是不让玩,纠结啊,读后感《《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瞧瞧这就是小家伙的险恶有心哟。 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生活中的偶尔的不如意、工作中的压力偶尔会影响大人的情绪,能做到不带1丝的情绪回到家中,也不是1件容易的事。如果在情绪不佳的时候,碰到孩子的吵闹,就会发生1些冲突。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情绪、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怎样让孩子成为你情绪的受害者,作者都给了1个比较圆满的答案。文中提到每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对于1件事,要怎么看,发怒或者不发怒,选择权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也就是说,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非情绪的奴隶。如果对于负面情绪1味归因于外,不过是推卸责任,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怎样才能不让孩子成为情绪的受害者,我们可以让孩子照顾我们的愫,既然我们的情绪是客观有点存在的,是可以表现在孩子面前的,而且孩子又是深受着我们的,当然可以适当要求防子照顾我们的情绪。比如说,今天妈妈生病了,就可以告诉宝宝:“妈妈今天生病了,很难受。你那样吵,会让妈妈觉得更难受的,请你安静在床上玩1会儿好嘛?相信孩子也会理解和配合妈妈的。你选择把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孩子就不会认为大人的不高兴是来自于自己,以免给孩子造成1种负担和错觉。 自从升级为妈妈以来,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看了不少,关于健康的、早教的、经验谈的……,种类繁多,相信各位妈妈也都和我1样,读多了育儿书就会有纠结,不同的育儿书就会有不同的育儿理念,到底孩子适合哪1种方法换言之说哪1种育儿理念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妈妈该如何定夺。书中提到如何消化这些育儿书,提了1个原则可以作参考,那就是:看着你的孩子,无论读了多少书,1定记得是为了让你理解孩子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看你的孩子,而不是看书。 《育儿先育心》这本书不能说是在育儿书里面最好的,但可以总结为最平实,最让人受益的1本育儿书。 最后摘抄作者的1句话来祝福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愿深爱着孩子的父母们,能为孩子的心灵准备1张小床;愿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愿孩子们长大后的世界,比今天更美好!
〔《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随文赠言:【这世上的1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1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6、育儿书《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当阅读完1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1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育儿书《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育儿书《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1 这本书我很喜欢,之前看过电子版,但觉得看电子版书没有买书回来看感觉好,买书回来读不仅家人可以共读而且想拿到那里读都可以,不用总盯着电脑眼睛也会觉得舒服很多。 燃宝真的长大了,自可以1个人玩,发现1样东西就可以反复玩很久,晚上他做在椅子上画画,我就坐在1边看这本书,喜欢读这么书,这里可以看到最真实、最可爱的孩子,在这里可以看到燃宝的身影,在这里可以找到乐趣,尤其谈到孩子到了语言敏感期的时候,孩子会反复应用、不分场合的应用学来的语汇,而且说的都很雷人,很有趣,也很真实,孩子就是这个样子。每1个孩子都要经历他成长过程中的每1个敏感期,只是每1个孩子的每1个敏感期到来的都不1样,有的早有的晚。当读到孩子秩序感敏感期的时候,我和作者有同样的体会,家里谁的东西就是谁的,爸爸的手机只能爸爸拿,妈妈的枕头只能妈妈枕,妈妈的鞋只可以妈妈穿,有朋友来家里穿了我平时穿的拖鞋,小家伙都会不悦并要求换过来,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儿童敏感期,并且在孩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给他提供帮助。 以前曾和朋友们狂言说自己不会结婚不会要孩子,结果在朋友圈里我是结婚较早的,有了孩子之后是最喜欢孩子的,有时候人真的很奇怪。我真的特别感恩上天赐给我这样1个可爱的燃宝,有了燃宝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偶尔会写写日志写写博客,现在的我会常常写,记录自己和燃宝的故事,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自己积累财富,也是为燃燃积累财富。我特别感谢新浪育儿圈和新浪亲子圈的每1位圈友,感谢妈眯沙龙,感谢这些育儿专家写的这么多这么好的书,让我1个从不了解孩子不喜欢孩子不知道如何带孩子的人变成了喜欢孩子开始了解孩子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带孩子,当然,有时也会茫然,有时也会失控,我们大家常聚在1起谈自己的育儿经,谈自己的想法和作法,在这1个又1个的学习过程和交流过程中,我也会不断的为自己展开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如何给孩子“爱和自由”,如何做好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我还需要学习和努力。 在这里推荐我的朋友们和我1起读这本书,还有该作者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谈到李跃儿,她是北京效区巴学园(幼儿园的名字)的园长,导演张同道在该园秘呆3年拍摄的纪录片《小人国》,真实的反映了2至6岁孩子的生活并透过孩子的视角,展现成人的世界,小人国这部电影1直很想看,可惜只看过北京教育台的对话节目放过片花,很感人很真实,仅看了片花我哭了,看到园里的孩子有的打人有的被打的时候触动了我的心,是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也是1个小的社会,这里有强弱之分,在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进了园之后还是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的,这里有用武力处理的也有用智谋去处理的,远不差与成人世界。该片今年十月份在北京上映的,但在网上都找不到,这里的电影院没有买这部片子,咳,挺遗憾的,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好啊,可以最早最快的分享各种资讯,真幸福。 育儿书《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2 最近1段时间,我读了1本书,它的名字叫《捕捉儿童敏感期》,该书收录了1百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而且作家还针对每个不同个案作了点评,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1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1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1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会从1个层面上升到另1个层面。6岁前儿童会出现的各种敏感期,在敏感期阶段,儿童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儿童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1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敏锐的把握住这些敏感期,适时地从各方面促进儿童的成长。相反,如果忽视了幼儿的敏感期,1味的按照我们自己的规划去安排孩子学习我们希望他掌握的知识,只会让教育南辕北辙。假如这种情况始终得不到改善,将为孩子成年后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埋下隐患。 对于幼儿的1些不正确行为,我们不要1味的去指责孩子,而要深入去了解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做好引导教育,帮助幼儿1起去改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大多数家长都为孩子小时候咬东西甚至“咬人”烦恼过,其实这是孩子正处在用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即“口腔敏感期”,大人应当给予合理的指导帮助孩子度过这1敏感期,提供1些可以咬的、尝的、干净的食物或牙胶、磨牙棒之类的物品来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假如限制过多欲望得不到满足,咬皮肤就会成为替代,也就极有可能出现孩子咬人的现象。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家长应该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确是1本很好的育儿书籍,我看了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幼儿敏感期如何进行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家长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我希望能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对家长提出的疑问提出正确的分析和建议,共同努力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育儿书《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3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知道人的发展有1些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等。但是儿童在敏感期到底是什么样子,各个敏感期分别在什么时候到来,怎么判断孩子处于什么敏感期,孩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几乎1无所知。而看了书中的案例,我1下子明白了许多。比如儿童的执拗敏感期。 在这个敏感期,儿童会很执拗,如果大人不了解,与他们发生争执,孩子就会哭闹。而大人们看到孩子哭闹会很生气!有的认为孩子太任性,可别惯坏了,于是要么采取暴力制服,要么任其哭闹,执拗的敏感期出现在3岁左右。书里关于这个敏感期的内容回答了我心里很久以来的疑问。假如大人知道孩子正处在执拗的敏感期,就应该蹲下身子跟孩子平等地交流,对孩子解释为什么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不能做。其实,当孩子执拗的时候,只要不妨碍别人,不出危险,尽管由他去好了。过1段时间就不执拗了。再比如秩序的敏感期。 儿童严格地按照内心的秩序去做事,不能随意更改,变动,否则他们就会焦虑。其实孩子缠大人是对大人的信任和依赖嘛,为什么就不能依1依她呢?怕孩子变坏吗?那么小就能变坏吗?再比如专注。专注是儿童意志力的基础。没有专注就没有意志。大人要巧妙地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专注做1件事情时,大人不要打扰,甚至不要表扬,表扬在这时也是1种打扰。要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去发展专注力。 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护。现在我们看到有的孩子疯疯癫癫,1会干这个,1会干那个,特别好动,集中不了注意力,很可能就是小的时候专注力没有受到保护和培养。事实上,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创造1个好环境,然后给他时间和空间,呵护他的成长,让他自我发展。孩子是会自我发展的。而你不切事宜的所谓引导、辅导,可能只是干扰。实际上,大多数家长做的恰好相反。当孩子缠着的时候,嫌孩子心烦,没有给他足够的关爱;当他自己玩的时候,大人们又自作聪明地去教。其实破坏了孩子自己探索的过程,影响了他们专注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