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儿童读经到底是怎么回事?幼儿读经的危害
1、王财贵儿童读经到底是怎么回事?
1994年,现任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副教授的王财贵先生,开始向海内外华人地区推广他思索多年的1种教育方式,即利用十3岁之前的儿童时期,大量诵读经典书籍,简称“儿童读经教育”。十5年后,读经的风气已经遍及全球,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在读经。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大陆地区,就有超过5千万的儿童从中受益。 随着读经教育越来越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针对其而来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1种压抑儿童个性的教育,王财贵先生说恰恰相反,这正是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有人说,这是填鸭式的教育,他说不,孩子的胃口正大得不得了,应谓之填牛,该填的时候不填,他反而会饿死;有人说,你是在推广国学,他说我不是为推广国学而来,我是为了继承全人类的智慧而来;有人说,你是教育专家,他说专家只是研究某方面的学问,而我照顾人性的全面,我是通家;有人说,你1定遇到不少困难,他说没有,没有任何困难,1帆风顺、势如破竹...... 可是,他的理论又明明违反常识,他说,教育是很简单的,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他说,数学是不用教的,品德是不可以教的,他说,我们1百年来,教育都走错了路。 于是,有人说他颠覆现行教育体制,但是他说,我不颠覆任何体制,甚至不反对任何1种教育理论,有人说你是在做逆向思考,他说,我在做正向思考,我顺着人性去思考,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难道不是大言不惭吗?难道真的是举世皆梦1人独醒吗?不,在全世界所进行的1千余场演讲中,王财贵先生在每1次演讲的开始,都反复强调:我不是来推广我自己的理论,只是来说出每个人心中都想过的问题,这个简单的道理,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只是他假装不知道,如果你原本想的和我想的1样,那么,你就不是依照我说的去做,而是依照你自己的良心去做,你不是为我而做,而是为你自己而做,因为你心里原来就是这样想的,因为你的良知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去做! 整个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要多,只要5亿人口,都在半年之内读完“论语1百”,中华民族1定就不1样,我们民族复兴的日子就到来了! 与王财贵先生的初次谋面是西历2006年,在北京机场,那时我曾在网上看过他的演讲视频,但1见之下,差点没认出来,因为,他老了许多,头发也白了。 转日是9月28日,被认为是孔子诞辰日,北京4海经典导读中心举办的师资研习会第1天,也即百名学者倡导的“全球读经日”发布会。王教授在会上做了“全球读经,论语1百”的主题发言。 他说:“我们不仅是要纪念孔子、庆祝他的生日,我们还发起了所谓的‘928全球读经日——论语1百’的倡议。因为尊重孔子不仅是口号,也不仅是深埋在心里的愿望,这还应该是1个行动;不仅要从自己做起,我们也希望推广到整个国家、民族,甚至将这种尊重圣人、再来复习圣人的智慧、诚挚地学习圣贤——这样的心情,扩大到整个人类。” 我那时对于读经的印象还停留在“十3岁以后就没有救了”的阶段,因为依照“儿童读经”的理论,这种学习的方法只适合于儿童时期。但是,第1次亲耳聆听王教授的讲话,他却说,十3岁以后也可以读经,只要像孩子1样的去读论语,读它1百遍,你的智慧就来了。他说:“只要世界上有1个人读,孔子就不会死了!” 我还记得那天的掌声久久不息,我还记得那天他讲的最后1句话:“整个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要多,只要5亿人口,都在半年之内读完「论语1百」,中华民族1定就不1样,我们民族复兴的日子就到来了!”听完之后,我的心情很激动,而他的这番话,也几乎改变了我之后的人生。 当天下午,在人民大学的“孔子文化月”上,我又听了他的1场名为“经典、儒家与读经”的演讲。这场演讲亦不同于他以往所讲的“儿童读经”,我有幸更深1步的了解了他。 在演讲中,他对经典进行了如下的阐释—— “‘经’字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上说:‘经,机纵丝也’,布本是由纵线横线交织成的,直线叫作“经”,那么横线呢,就叫作‘纬’了。经纬同样是织布机上的丝线,只是方向不同,就成了两个概念。两相比较下,‘经’这个直线就显出某些特色来,首先,它比纬先摆上去,有了“先在性”;而既摆好了经线,便决定了这匹布的质量,所以经有“主导性”;再来,经在织布的时候,几乎是不动的,由纬来动,因此经有“不变性”,也就是“永恒性”。它先在,它主导,它永恒。因为经线有这几个特色,把它抽象化普遍化后,就有“经常不变,天经地义”的意思。进1步,凡是记载人类永恒的智能,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著作,就渐渐称为“经”了。 而‘典’字,是个会意字。“典”字的上半部是“册”,下半部是“几”。“册”是个象形字,像竹简用线穿起来,是古代的书籍模样。其下是“几”字,也是个象形字,是高脚的桌子的图像。“放在高几上的简册”,应当是贵重的档,所以有个成语叫‘高文典册’。引申为所有贵重的事物,如‘典礼’、‘典藏’。所以‘经典’合辞,就是永垂不朽的高文典章。” 他还让我对儒家的学问有了新1番的了解—— “儒家并没有死亡,儒家也不会死亡,儒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是有人性的地方,只要是有良心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儒家,不管他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他生长在什么时代,他从事哪1种行业,做哪1种学问,只要他为了人类的理性而奋斗,他为了良心而奋斗,他就是儒家。他的学问可以不广博,才华可以不很高,他只为理性而奋斗,他就有了儒家的精神,他就是儒家!所以我们现在说儒家,应该是整个民族和起来,成为1个大儒家。因此,儒家并没有规定你要学什么专业,他只是说你要顺理性而行,要尽情开发生命的内涵,你不要对不起自己,不要以情绪来判断事物。总之,1个依理性而行的人,就是儒家。1个依理性而行的时代,就是儒家的时代,也就是积极光明的时代。” “只要他为了人类的理性而奋斗,他为了良心而奋斗,他就是儒家。”这句话让我体会到1种开朗活泼的心态,原来儒家的学问是如此的光畅明媚。我被深深的感染了,于是从那天起,我正式走入了经典与圣贤的天地,虽然早已超过读经的黄金期,虽然智慧不够悟性也不够,但自从读过“论语1百”,我真的觉得自己的生命不1样了,用教授的话说,“脱胎换骨”。 为什么会有和王教授的初次相见?这要从更早的时候说起…… 有些科目是懂了才能教,有些科目是不懂就可以教,什么学问不懂就可以教?音乐、美术,美感的教育,不懂就可以教,甚至必须在不懂的时候就要教,等到懂了再教就晚了。 大学毕业那年,偶然的机会,于报纸1角读到国学班招募志愿老师的消息,次日便冒失的闯入那间不大但明亮的雅舍,听到琅琅读书声之后,竟局促不知所措,在老师的指引下懵懂坐到临窗的最后1排,又将老师递过的1沓纸接在手中,那是孩子们正在读的《老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才醒悟孩子们“道德经”都快背完了,而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是他们上学期乃至上上学期的课程。 面对这些3到十岁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才是个小学生,整堂课下来,脸红心跳不止。 这便是我今生来到的第1个读经课堂——天津养正学堂。它的创办者王逸夫先生卖掉家中收藏的字画,购下1套房产做教室,并且聘请教员,免费教孩子们读经,推广古典文化。 那是我第1次发现,孩子们可以如此聪慧而具有灵性,也是我第1次知道,孩子们可以如此好学,宁可冒着风雪也要缠着爸爸来参加每周1次的读经课程。我只是不解,王逸夫先生为什么要无偿的消耗财力和精力,他想得到什么,他得到了什么? 后来,认识了笑非和河北行唐明德学堂的傅路江先生。笑非是明德的讲师,他的生活真可说是1箪食,1瓢饮,身居陋巷,人不堪其忧……笑非本是个数学天才,却忽然拼了身家性命似的去钻故纸堆,他想得到什么?他得到了什么? 再后来,认识苏州复兴私塾的傅奇先生,见面那天天气相当阴冷,然而走进斗室,看到古色古香的课桌椅,听到傅奇用着很坚定的语气说话,就觉得周身有股暖的气息流动。傅奇的办学很艰难,但是,他没给自己留退路,那么他想得到什么?他得到了什么? 这不是我1个人问的问题,在悉尼读经课堂上,1个4岁孩子的母亲告诉我,1开始,她完全不信任读经,担心浪费孩子的时间,但是看到两位7十多岁的老人每周奔波在各个会馆之间,上午两堂、下午两堂,免费给孩子们上课,那么不遗余力的推广经典,1定是有原因的吧,所以她决定让自己的孩子试1试。1年多之后,孩子的变化令她惊喜。 我在电视上看到,合肥的小筛子读经班,1年下来费用要两万多,而男主人1个月的工资只有1千多,他们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拿出来做这么1件事呢,然而夫妻俩所付出的心血又何止区区几万块钱。 还有许多人,在了解读经教育的理念后,很快就辞掉自己以前的工作,1心去推广读经。到底是什么吸引他们? 这些问号在我的头脑里徘徊良久,上海孟母堂被教育局取缔的风波,是我最大程度关注儿童读经的开始,多年的记者和编辑的经验告诉我,应该也有必要去探求整个事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跟着或批评或赞扬的人云亦云。 很快的,我就在网络上找到了那场有名的演讲,当我听王教授说道:“有些科目是懂了才能教,有些科目是不懂就可以教,什么学问不懂就可以教?音乐、美术,美感的教育,不懂就可以教,甚至必须在不懂的时候就要教,等到懂了再教就晚了。” 1瞬间,我豁然开朗,也从此,追寻着他的脚步,越来越深的了解儿童读经,在此,愿与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 1场演讲 百年震撼 既然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纵使我是美国人,我也要来复兴中国文化;纵使我是外星人,我也要尊重中国文化。 “(我们的教育)几十年来都学美国,中国自己的东西统统忘记了。忘记中国东西并不见得就是不对的,我不是1个民族感情主义者。我不是说,我是中国人,所以就要复兴中国文化。要复兴中国文化,不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乃是因为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我重新检讨中国的教育理论,并非我是中国人,所以非把中国教育理论再拿出来不可,不是的。而是因为这种教育理论,它是有真理在其中的。既然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纵使我是美国人,我也要来复兴中国文化;纵使我是外星人,我也要尊重中国文化。” 以上这段发言,节选自王财贵先生2001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所作的演讲,这场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录像,后来被誉为“1场演讲,百年震撼”。78年来,这份光盘每1年的正式发行量都超过1百万份,而转录的数量更加难以估算。有人见到,在青城后山的1个农家院,也有人在教孩子读经,就因为有游人送出了1张光盘。 许多不知名的小乡镇,都出现了读经班,因为那里有人看到了这张光盘。在中国极北的佳木斯市,1位名叫郝永军的铁路工人,偶然看到了这张光盘,他利用1切业余的时间,骑上单车去街头发放自己印制的宣传单,开始有人以为他疯了,最后,这行为感动了当地的人们,甚至影响到大学的学者和政府的领导。 山东省莱州市的赵升君先生,在家乡创办了1所读经学校,短短5年时间,已经从35个孩子发展到两百多人,他们来自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各地,之所以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交通并不十分方便的莱州,家长们说,这里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赵升君先生78年前不知怎么收到1份读经宣传资料,被深深打动了,于是找来那张有名的光盘,据说,他1共看了3百多遍,可以倒背如流。而最初收到的那份宣传资料,是从离莱州不远的平原县寄出的,寄出这份资料的王敬东老师,更早的时候得到这张光盘,1晚上连续看了3遍,第2天就决定,开读经学校,推广读经。 这张光盘的影像和文字数据被发到网络上,也引起不小的轰动。华夏复兴论坛的站长信而好古先生(网名)反复将这篇演讲稿及录像发布在全国各大论坛上,他说:“我看了很多遍,每1次看都禁不住热泪盈眶。之所以反复推荐王教授的演讲,借用先生的话说:‘不为任何的,不为任何的目的,知识分子的良心!’” 河北行唐县的傅路江先生,家中世代行医,几年前,他花3千元买了1台电脑,第1次上网就很巧合的下载到这场演讲录像,他和他的老父亲1路看到深夜,结束后,他1拍大腿,“我想了多年的教育,被王先生说出来了”。他和老父亲兴奋得烧了1壶酒对饮,老父亲说,咱们看了这1场演讲,就算现在把这台电脑砸了,也值得了。不久,行唐县就开了1家读经学堂,老父亲说,行医可以治病,教育才真能救人,我支持你! 长期以来,这1直是我的梦。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梦,是民族梦,也是人类的梦...... 很多人听完演讲,都情动于衷,难以自禁。东海大学附小家长齐克靖给王教授的信中写道:“昨晚听您演讲中途,曾忍不住掩面饮泣,因为,您说了我极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满纸荒唐言,只希望让您知道,有1个小女子真心诚意的支持您读经的理念。虽然没有勇气像您那般如渊停岳峙的矗立,却愿意尽自己的半分心力。 ” 1位旅美的退休老人张怡恭给王教授的信中写道:“在厌人新闻充斥的苦恼生活中,这真是1股无比宜人的清流,深感先生不愧是1位有智慧、有洞察力和受心的教育改革家,能剑及履及地将1己理想和实验成果默默地在社会推展。短短几年已促成7十万人读经背经,成果丰硕,振奋人心。且这股潮流正向大陆及全球华人小区推展并获得极大回响,未来对国家影响之深远实有难以估计者。” 1个大陆的青年教师白青力写道:“王老师,我今年2十岁,而前1段的思想是很渺茫的,‘理想’这个词语在我的脑海中已趋于淡忘,自从我接受了您的读经教育理念以后我感觉我还是有很多的精力的,不应该沉泯于世俗之中,我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有所创造,无志的2十年已经过去了,没有1个人在我的人生之路上做太多的指导,因为我迷惘,我们的同龄人迷惘,大概这1代的大陆青年都在迷惘,事事无所求,理想无所往,所谓稀里胡涂混春秋,而今天不同了,1种中国人觉醒的教育理念现在已经诞生了,所以我2十岁开始立志,在2十岁理解力渐趋成熟的此时立志,我忠诚的希望王老师能给我指点。 王老师,我佩服您的心胸与志向,心胸宽广,平易近人(不是恭维,是体会),志向博大,意志持远,心系民族文化之安危,不为1己之私利,‘有中国人之处便有读经之风气’这豪情壮语便是您理想的真实写照。” 黑龙江省社会科发展基金会杨子彬在信中说:“长期以来,这1直是我的梦。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梦,是民族梦,也是人类的梦......您倡导的‘全民读经’正是在实现着这个梦,真是相知恨晚。这是1个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渴望把绵薄之力汇入您开创的事业中去。”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黄家宅完小语文教师周钦刚:“2002年您到淄博来演讲时,我有幸听了您的演讲!从此我的人生开始改变!我已经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更多的人接受经典文化,净化人们的心灵,我的生活充实美好,因此,我感到满足、幸福,感谢您!” 多伦多启智经典教育中心负责人田雪:“移居加拿大前,我有幸参加了石家庄市静园儿童经典导读中心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并观看了你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报告的光盘。我感到,经典诵读是1项非常有意义、值得我们为之不断努力的事业,于是我希望把经典诵读带到加拿大,让加国的华裔儿童了解自己的祖裔文化,让更多人认识璀璨的中国文化。” 台南县读经推广中心许世贤:“自54运动以来,王教授可称为我们教育改革之父,这几年来不遗余力巡回全省,乃至大陆及海外各地,推广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让我们向您说声:辛苦了!坚信在您的带领下,文化生命力1定能向上提升。” ...... 人类脑神经的发展超过13岁之后,我们那种直觉的能力就消失了。我们那种深度学习的习惯没有了,老天爷所给我们那强大摄取的力量,摄取的这个功能就收回去了。除非你自己再打开心门,再接受伟大心灵的呼唤,你才能跟它起共鸣。但是这种人是很少的。我们为什么不让任何1个人统统是在有天才的时候,给他天才的教育。 到底是什么样的演讲,能够给人那么深沉的感动和震撼? 也许,是他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切肤之痛:“我们的孩子,是那么样的聪明,那么样的认真。这1点点数学,为什么学得那么痛苦?我们科学教育最主要的应该让1般的国民,都能够思考,能够面对问题。但是我们的数学教育,让我们的国民不会思考,不敢思考,面对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我们让初中生、高中生学了那么多东西,天天非常痛苦。结果发誓1辈子,不再算数学,对科学没有了兴趣。像这样的国民,是不能培养出科学的气氛的。” 也许,是他提出的问题引起我们深刻的反省:“科学教育应该按照科学办法来教。既然要学得懂,所以我们要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而人生有很多的学有很多科目不属于科学,科学的科目其实只占我们所有科目的十分之1,或是不到十分之1。我们人生不只是科学,西方科学先进国家的人,对于他们孩子的科学学不好,并不紧张、没事。为什么?人生的大部分不属于科学。那么,这些大部分的学科,既然不属于科学,要不要按照科学方法?要不要懂了才教?要不要教懂了才用?我们不是要想1想吗?” 也许,是他说出的实情令人信服而追悔莫及:“依照人类心理的发展,人类脑神经的发展超过13岁之后,我们那种直觉的能力就消失了。我们那种深度学习的习惯没有了,老天爷所给我们那强大摄取的力量,摄取的这个功能就收回去了。除非你自己再打开心门,再接受伟大心灵的呼唤,你才能跟它起共鸣。但是这种人是很少的。我们为什么不让任何1个人统统是在有天才的时候,给他天才的教育。” 也许,是他的教育理想志存高远:“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个老师,希望你记住1句话,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1定是教他有用的东西。而且1定是高度有用的,这个高度有用的就是1辈子有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只要教5分钟,就影响他1辈子,你只要教几句话,就让他1辈子受用。” 学日本,我们不是学日本的企业家精神,乃至于连日本的樱花那种悲剧精神都没学到,我们只学到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漫画。为什么别人有好东西,你学不到呢?因为你丧失了对自己文化的信仰 但是,那最深处打动人心的力量,应来自于他说中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心事,他让我们不能再遁逃,必须真实的面对,面对自己,也面对世界—— “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忘记了中国文化。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了。什么叫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1个人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原文,还要靠翻译,就说明这个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国文化。1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而想要去吸收别人的先进文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现在我们学西方,学美国,不是学美国的冒险开拓的精神,不是学美国的那种大气魄的民族精神。而是学美国什么呢?学美国的好莱坞,学美国的麦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学日本,我们不是学日本的企业家精神,乃至于连日本的樱花那种悲剧精神都没学到,我们只学到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漫画。为什么别人有好东西,你学不到呢?因为你丧失了对自己文化的信仰,1个丧失中国文化信仰的中国人,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西方人假如要跟你学1些中国文化,我们也不可能有所贡献。所以,忘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只是自己的损失,也是1种对于其它民族的罪过。为什么西方文化可以传到我们中国来?为什么我们中国文化,不能传到西方去?现在,假如派你或是我去传播——有些西方人他的教养很高,他希望也学学中国的高度的文化——请问,我能吗?你能吗?”。
2、幼儿读经的危害
。
3、盘点幼儿读经的好处
。
4、弟子规,如何做人做事
子女成人成才、人生幸福,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是家庭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每个人的1生中,没有任何的成功,能弥补婚姻、家庭教育的失败。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就不可能拥有真正快乐与光明的远景。但如何让子女成人成才、人生幸福,许多父母都感到迷惘与无奈。 “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研究了古今中外的“神童”“才子”,也总结了“0岁方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数千例早慧儿童,发现3个现象:
1、他们都是家庭有意无意带出来的,没有1例是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特意培养出来的;
2、他们都具有优良健全的性格;
3、他们都是早识字早阅读。这告诉我们神童是教育出来的,而非天生的。也启示我们儿童教育的切入点及方法:早识字、早阅读。怎样把儿童识字阅读,性格养成,家庭建设3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1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全家读经,特别是全家1起读诵《弟子规》,并加以落实,就是被历史事实所证实的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 经典是人类德行智慧德源泉,是民族文化精髓的结晶,是人安身立命的终极之地玉为人处世的价值依据,《弟子规》正是这样的1部作品。诵读经典可以将智慧和德行融为1体。通过“口而宋、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来完成个人道德文化的积累和提升。儿童诵读《弟子规》,可达到以下3个具体目的:
1、亲子互动。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学生受到激励唤醒并得到积极地体验。幼儿阅读是家长、孩子、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孩子与父母共同体味亲子间深深的爱意,共浴浓浓亲情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从阅读过程中获得爱远远超过吸取知识的价值,获得知识往往是孩子在游戏玩乐之余得到的“副产品”。父母会背能做,孩子会背能做,父子之间1辈子的共同语言就建立了,父子之间有话可说,父子亲情的基石就奠定了。从孩子心灵出发,教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2、识字阅读。 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是1项受益终生的学习技能,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和世界,净化灵魂、提升人格,“腹有诗书气自华。”“3岁看大,7岁看老。”0—6岁是大脑迅速发展期,也是教育的最佳期,是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品位、自主学习形成的关键期。在读书中识字,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只要会背书就会识字。大道无术,合乎人性的东西就是这样简单、有效。只要孩子把《弟子规》1080字,400多个单字背下识下,他的慧命就起动了,1辈子就喜欢读书学习了。
3、修定养正。 《弟子规》是先贤对做人道德和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结,是待人处事的道理、具体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优良性格养成的起点,0—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婴幼儿对最初的行为印象最深,反复几次以后便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稳固以后便成了性格。“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播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1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有礼貌才能成功。 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教育子女就是现世报。“小朋友,跟我读”这是王财贵教授对儿童读经方法的总结,也是我们建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家庭的方法。把握“小朋友”这人生最佳教育年龄,父母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教者有心,学者无意;环境濡染,榜样诱导;积极暗示,注重鼓励;培养习惯,形成定势。”“父亲如山,母亲如水,山清水秀出秀人。”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1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自己能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出孩子的自我教育。 其实每个家长都曾是成功的教育者,你教会了孩子说话、走路。你也用教小孩说话、走路时的心态、方法来教孩子读书做人,自己充满信心热情,不断鼓励,反复再反复,不用解释,积极示范,1定会成功的。 不仅要“小朋友,跟我读”,也要“小朋友,跟我做”。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是严肃的告诫、喋喋的训导,也不是成套的理论、成体系的课程。家庭教育的成就过程,就在我们不经意的点点滴滴的话语和行动中,看似随意却传递着丰富意识和情感的表达行动中。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父母的“教”是次要的,“做”才是主要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是穷人除造反以外唯1翻身的途径,也是富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家仁,1国兴仁;1家让,1国兴让。”每1个父母养育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父母养育的就是我们的民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哪来社会的和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愿天下的父母负起责任来,愿所有子女成人成才,人生幸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成人成才的规律,永远不能违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你按这个规律去做,孩子1定会成人成才、人生幸福。教育是春风化雨、日积月累的过程,千万别急,1急,1切前功尽弃!从头再来就晚了,难于挽救的。咬定1两句书终身财宝;栽成57竿竹满目子孙。
5、在学科教学中是如何落实德行教育
。
6、在学科教学中是如何落实德行教育
。